迴避已八年矛盾未解決
在法理上,《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因此,對第74條的任何解釋,如果是中央政府不能同意的,根本不可能付諸實行。但在政治上,如果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堅持的解釋,被認為是大大削弱立法會的權力,甚至是給「廢了武功」,那不但在立法會裏要激起對「行政霸道」的對抗情緒,在社會上恐怕也會引起較大反響。
在法理上,《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因此,對第74條的任何解釋,如果是中央政府不能同意的,根本不可能付諸實行。但在政治上,如果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堅持的解釋,被認為是大大削弱立法會的權力,甚至是給「廢了武功」,那不但在立法會裏要激起對「行政霸道」的對抗情緒,在社會上恐怕也會引起較大反響。
西方民主真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終點,無分地域、宗教和文化,還是在一個多文化世界裏只適用於某種社會,其他社會不能照搬呢?
政府建議在各局長下增設政治任命的副局長及局長助理,在立法會各黨派之間以及在社會上引起激烈爭論,是意料中事。爭論的議題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涉及政治委任制度的根本。
按這個解釋,「政治中立」並不是不參與任何政治工作,只是不參與選舉政治和競選活動。這跟防止「阿諛奉承、講究政治正確、揣摩上意或拍馬屁」,根本扯不上關係。
政府正式發表諮詢文件,提出已傳聞了多時的「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方案,在每個政策局增設一名副局長和一名局長助理。
福山說,美國在「協助推動」許多新近的民主演變,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他指出的例子包括1986年的菲律賓、1987年南韓和台灣、1988年智利、1989年波蘭和匈牙利、2000年塞爾維亞、2003年格魯吉亞,以及2004-05年烏克蘭。福山認為,這些成功例子的經驗說明,「推動民主是長期的、需伺機而動的工程,要待政治和經濟條件逐漸成熟,方能有效」。因此,他認為美國政府不應花錢去打仗,而是要把資源投向一些在外國從事推動民主工作的組織。
政府發表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的諮詢文件,已預計會遭到強烈的反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強調,政府並不是認為現在就要引進這個新稅項,但認為現在是討論稅基問題的適當時機,因為目前香港經濟正蓬勃增長,失業率下降,且通脹溫和,而前幾年在金融風暴後暴露出來的稅基狹窄的風險,人們記憶猶新。唐英年呼籲社會各界,平心靜氣、客觀和理性地討論諮詢文件提出的問題。
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在新加坡會見記者時說:「我不能像人家投機地說一個(普選)時間表,亦不可以籠統地、概括地說民主口號,實際是除了2007、08年不能實行普選外,包括2012在內的任何時間,我們都有可能實現普選。」
話得說回來,要得到所有這些,不是完全沒有代價的。除了一般公眾人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受到的掣肘之外,你若然要當反對派領袖,便要準備承受跟這個角色分不開的政治壓力。你會有很多熱心擁戴你的人,但也會有不少人激烈地反對你、不放過任何機會攻擊你。你會不斷聽到恭維的聲音,但難聽的說話也一定少不了;你很高興有人為你塗脂抹粉,但塗污抹黑也一定避不了。這是最起碼的代價;至於當反對派領袖而與中央政府交惡的政治後果,則很難準確評估了。
曾蔭權犯得着為「迎合某些一直反董、反特區政府、反『一國兩制』勢力的情緒和喜好」,搞出令傳統愛國人士反感的小動作嗎?如果在授勳安排上,行政長官辦公室的確犯了政治錯誤,也應只是無心之失,或者最多是政治敏感度不足之過。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