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文化
「總統選戰畢竟是十分殘酷的事,即使在最好的環境下。如果加上(選戰團隊)內部是破壞性的關係,沒有信任,那就沒法忍受了。我們決心從一開始便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努力建設這樣的選戰團隊:成員不會相互責罵,工作受到客觀評價,危機得以冷靜處理,做事是為著大家的共同目標而不是為了個人野心。健康的團隊文化對選舉最終有多大影響,很難估計;但我們認為它是一個重要因素。」
「總統選戰畢竟是十分殘酷的事,即使在最好的環境下。如果加上(選戰團隊)內部是破壞性的關係,沒有信任,那就沒法忍受了。我們決心從一開始便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努力建設這樣的選戰團隊:成員不會相互責罵,工作受到客觀評價,危機得以冷靜處理,做事是為著大家的共同目標而不是為了個人野心。健康的團隊文化對選舉最終有多大影響,很難估計;但我們認為它是一個重要因素。」
和青年朋友談領袖魅力。他們都贊同,領袖人物的幽默(humour),可以增加人們對他的好感。幽默不同於詼諧,不是搞笑的伎倆;它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個人修養。
特區政府發表的政改諮詢文件,以「有商有量,實現普選」為標題;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就政改諮詢到立法會發表聲明,呼籲各方理性務實地討論,一步一步地收窄分歧,一點一滴地凝聚共識,以落實普選。諮詢文件和司長的聲明傳遞了清楚的信息:普選應如何落實,各方意見分歧;而最終落實普選,不能靠一方壓倒其他各方,而是要靠各方一起努力收窄分歧、凝聚共識。
從現在到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的三年多,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可能要發生難以預測的變化,政治發展更是波譎雲詭,無法逆料。要參加下屆特首競逐的人,如果現在起跑,要有很強的韌力才可望跑畢全程,不管最後能否勝出;故可喻為跑馬拉松。
行政長官梁振英上星期在網誌上放了一張與狼形毛公仔「路福西」的合照,題為「與狼共桌」。較早前一個諮詢會上,有人把一隻「路福西」擲向梁振英,其後這毛公仔被搶購一空,還有人故意把它的名字改成跟粵語粗話諧音。梁振英「與狼共桌」的網誌,罕有地贏得了包括通常揶揄他的人正面評價,讚賞他的幽默。
領袖人物的「魅力」,人們熟悉的英文叫法是charisma;一個具有charisma的人,會令人們喜歡他、追隨他、擁戴他。剛逝世的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就是一位舉世公認極具charisma 的領袖。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數位行銷策略專家羅希特.巴加瓦(Rohit Bhargava)創造了一個新詞Likeonomics,或可譯作「魅力經濟學」,並以此為名在去年出版了一本獲獎暢銷書。巴加瓦在書中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命題:不論企業或個人,如果要贏得人們的信任和支持,成功的秘訣是提高自己討人好感的能力,likeability。他指出,驚世的產品沒有顧客、優秀的人選不獲錄用、精闢的見解無人理會,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現實就是,擁有最佳的履歷或者最強的產品性能,都不是成功的保證:魅力比能力更重要。
自列根開始,美國歷任總統都十分重視政治公關,通過向傳媒發放掌控的訊息,為自己塑造正面形象,掩飾或淡化不利的新聞。《紐約時報》在1980年代創造了spin doctor這名稱,用來指那些受僱為政治人物編造新聞、擺弄傳媒報道的人。這名稱現在一般譯做「政治化妝師」。
不少人認為,香港今天爭拗不斷,以至各方面發展停滯不前,禍源是「泛政治化」,即不論甚麼問題,包括許多本來純屬經濟或民生領域的問題,都給引入政治因素,變成政治問題。如果要返回健康發展的正軌,撥亂反正之道,就要去政治化。
《紐約時報》本月2日有一篇文章,題為No Morsel Too Minuscule for All-Consuming N.S.A.(「國安局大小通吃,不嫌瑣屑」)。文章說,最近數星期人們看到,任何人不論敵友,都會成為「美國國家安全局」日常監控的對象。國安局的正式任務,包括使用它的監控能力,為美國爭取對其盟友如法德等國的「外交優勢」,以及對日本和巴西等其他國家的「經濟優勢」。今年九月,巴西總統羅塞夫得知自己也成為美國國安局竊聽對象,表示震怒。其後,以同一理由提出抗議的,相繼有歐盟、墨西哥、法國、德國和西班牙。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