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反特
福山寫《身份》這本書,是因為看到特朗普代表的右翼身份政治冒起。福山指出,去年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身邊的人都叫他談經濟,他卻大談移民,把選舉議題從經濟轉移到身份問題,助長社會的兩極化。
福山寫《身份》這本書,是因為看到特朗普代表的右翼身份政治冒起。福山指出,去年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身邊的人都叫他談經濟,他卻大談移民,把選舉議題從經濟轉移到身份問題,助長社會的兩極化。
香港與內地和台灣之間,一直沒有移交逃犯和刑事司法互助的安排;內地或台灣的罪犯逃到香港,可以避過法律制裁。這漏洞有必要堵塞,但也要顧及港人的憂慮。
特朗普的第二篇國情咨文,說了許多美國人愛聽的東西,卻甚少實質內容。人們都知道特朗普不愛說真話,今天說了的,明天可以不算數,所以也就不會試圖從他的國情咨文去了解美國的真實國情和他的政策主張。
給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提供經費的大財團,長期以來都是全球化的倡導者和受益者。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為這些跨國企業創造了難以想像的財富,但同時擴大了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平。
香港每千人只有1.9名醫生,比 OECD 國家少了一半。要讓醫護人員不合理的工作壓力得到紓緩,增加人手是治本之道;本地培訓醫護人員不足以應付社會的需要,必須從外地引進。
加拿大原駐華大使麥家廉公開評論孟晚舟事件,結果要道歉、辭職。不過這不等於他說的沒有道理。沒有人會相信美國對孟晚舟採取的行動純粹是打擊犯罪的執法行為。
政府過去連續15年錄得的實際盈餘都遠超預算。額外的盈餘不能追加到政府的開支預算裡;全數納入庫房成為財政儲備的一部分。財政儲備已累積至逾萬億,用派錢辦法把預算以外的政府收入發還給市民,有何不可?
政府說,提高長者綜援申領年齡,是為了釋放勞動力,因為政府認為,長者綜援會減低年長人士繼續工作的意欲。如果是這樣,怎能說收緊政策不是強迫長者工作呢?
高官離地而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比所有人更知道甚麼是維護市民利益的最佳辦法。他們閉門想車,弄出個「三流分隧」方案,對人說,要就要,不要就甚麼都沒有!
政府把長者綜援年齡門檻提高至65歲,犯了眾怒,於是推出為60至64歲綜援人士而設的「就業支援補助金」。這做法很有創意,但是否足以「補鑊」,仍待觀察。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