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暴力
美國參議院就特朗普提名的卡瓦諾出任大法官召開聽證會,在參議院裏佔少數的民主黨要制止任命,不停地衝擊議會秩序。共和黨譴責民主黨人搞破壞,令聽證會變成鬧劇。這情景,在香港見慣了。
美國參議院就特朗普提名的卡瓦諾出任大法官召開聽證會,在參議院裏佔少數的民主黨要制止任命,不停地衝擊議會秩序。共和黨譴責民主黨人搞破壞,令聽證會變成鬧劇。這情景,在香港見慣了。
拜登在麥凱恩追悼會上發表的悼辭,是對美國當前政治文化的控訴:壁壘分明凌駕所有價值。特朗普是這種文化的表表者。我們當中,誰沒有一點特朗普主義?
本港接二連三發生駭人聽聞的虐兒案。有意見認為應制訂防止虐兒法例,規定有阻嚇力的罰則。但最近的案例說明,光靠加重罰則,救不了身處險境的孩子。
美國選舉法律規定,個人開支不屬於選舉開支。香港的選舉法律沒有這樣的規定;任何人一旦成為候選人,所有涉及個人宣傳的開支都會成為選舉開支,必須嚴格控制。
如果大灣區的發展令很多港人家庭到內地城市居住,他們的子女留在居住地上學抑或要跨境到香港的學校讀書?家長的考慮會隨著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變化;香港學校要為大灣區的港籍學童提供多少學位,也會跟著變化。
領展轄下的街市,商戶要捱貴租,街坊要吃貴菜。所以,聽到政府要興建新街市,很多人都表示歡迎。問題是,由食環署管理的政府街市,有條件跟領展競爭嗎?
特朗普指示對兩名女子付掩口費而沒有申報,有否違反選舉法?美國法律界有不同意見。但即使認定他有罪,對於總統在任時能否被起訴,仍是未有結論的憲制問題。
特朗普任用和信賴的人當中,有多人被揭發是犯罪違法分子。有評論員提出這樣的問題:特朗普的支持者一個個成為罪犯,是偶然的嗎?
一國兩制從構想到實踐,體現了創新、務實、開放、包容的精神。二十年的經驗,本應將一國兩制的發展推上一個新的台階。然而過去幾年卻出現了令人擔心的情況,一國兩制實踐遇到很大的挑戰。
人民安居則社會穩定,這是新加坡政府管治成功的經驗。香港不能像新加坡那樣,做到「居者有其屋」,為甚麼?不為也,非不能也。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