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週刊》 只道天涼

匪兕匪虎

2016年3月10日 《E 周刊》 只道天涼

孔子住在蔡國期間,楚昭王派人請孔子到楚國。當時蔡國和鄰近的陳國都受楚國控制;兩國的大夫知道孔子的思想和他們不同,擔心如果楚王聽信孔子,會對兩國不利,於是派兵將孔子圍困在陳、蔡之間的曠野。孔子被困,斷了糧食,隨行的學生都病倒了,餓得沒有氣力。孔子知道學生們有怨氣,便分別找他們談話。

孔子先後見了子路、子貢和顏回這三個最獲他讚賞的學生,向他們每人都提出同一個問題:「《詩經》說:『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是不是我的學說不對呢?我們為甚麼被困在這裏?」

「匪兕(音「寺」,犀牛)匪虎,率彼曠野」兩句詩的意思是: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卻要活在曠野。詩句本是形容服役從軍的人,離鄉別井,過着野獸般的生活。孔子借這兩句詩來形容自己和學生們當時的困境,問學生為甚麼他們會淪落到那地步。

對這個問題,三個學生各有不同的回答。首先是對孔子忠心耿耿,個性率直剛強的子路,他憤憤不平地說:「君子是不應受困乏的。老師難道不仁嗎?人家卻不信你;老師難道不智嗎?人家卻不用你。我曾聽老師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老師積德懷義,行之已久,為甚麼會這樣窮困呢?」

孔子聽了,開解子路說:「如果仁者必受信任,伯夷、叔齊就不會餓死在首陽山了;如果智者必獲重用,王子比干就不會被挖心了。」孔子又說:「博學深謀而懷才不遇的,大有人在,豈只我一人?芝蘭生於深林,不因無人欣賞而不吐芬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窮困而變節啊。」

接着見孔子的是善於辭令、政商皆能的子貢。對孔子的提問,子貢回答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當權者能夠接納。老師何不把標準降低一點呢?」孔子便批評子貢說:「好的農夫能耕種,不能保證有收穫;好的工匠能造出巧妙的工藝,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喜歡。君子能修自己的道,以法來規範,以道來治理,不能保證被人接納。現在你不把道修好而去追求被人接納,志向太不遠大了!」

最後是顏回,孔子最優秀的學生、「七十二賢」之首。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當權者能夠接納。即使如此,老師推而行之,不被接納有甚麼問題?不被接納才顯出君子本色!道沒有修好,是我們的恥辱;道已經修好了而不被採用,是當權者的恥辱。」孔子聽了十分高興,大讚顏回說的有道理。

孔子這三位得意弟子,顏回早死,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甚麼突出的成就。子路隨孔子周遊列國,四十多歲才到衛國當了一個大夫的家臣,63 歲時,為救主人而跟國君的家臣格鬥被殺,死後更受醢刑(即刴成肉醬)。

最風光的是子貢。他做過魯、衛兩國的宰相,但他從商更加成功,富致千金,成為孔子眾弟子中的首富,活到74 歲。

(完)

160310_匪兕匪虎.jpg

6 replies »

  1. 如果我是孔子所問的第四位學生,我會同孔子講,落得如此田地,是我們的不仁不智。
    真正的有智,就不會猜不出不同人的想法和做法,讓別人設計而落得如此田地。
    真正的有仁,就不應把造福天下蒼生的任務假手於人,空有才學卻只說不做。
    而且光有智仁沒有勇,有思想而沒有力量是改變不了天下蒼生的。
    真正的智仁勇,應用智把不智的做法清除,應用仁把不仁的眾生化,應用勇把無度的當權者壓下。
    沒有智仁勇的存在,世界上存在的就只有混亂。

  2. 陳國蔡國,有亡國之危,孔子祇知倚附權勢,不知弱小之痛,西瓜畏大邊,又不肖與弱小溝通,自然教人害怕。子路極左,子貢騎牆,實利主義,名成利就,意料之中,顏回善怕馬屁,不做不錯,馬首是瞻,唯師是從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