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鈺成其事

無法領略

2016年2月29日 《AM 730》 鈺成其事

教育局頒布的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包括唐詩和宋詞各三首。第一首唐詩是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詩首句不入韻,按近體詩格律,第二、四、六、八句的最後一字必為平聲、押韻;第一、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字,必為仄聲。

按粵語的平仄,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符合格律的。可是,如果用普通話來讀,便出問題了。如上所說,格律規定第七句的最後一字應為仄聲,但詩中該位置的「歇」字,普通話是平聲(第一聲,陰平),於是犯了律詩大忌!

另一首指定唐詩是杜甫的七律《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這首詩是仄起平受,第五句的平仄應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用粵音讀時完全符合;但普通話是「仄平平平平仄仄」,第二字撞了聲;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不容許的。

懂平仄的讀者自然知道,上面兩個問題都是因為普通話沒有入聲。由於同一個原因,用普通話學宋詞,問題可能更大。教育局指定的三首詞,包括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李清照的《聲聲慢‧秋情》。兩首詞都用了入聲韻,那就要考起說普通話的學生。例如《赤壁懷古》裡「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傑」,以及「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發」,都應押入聲韻,但在普通話這兩個字都是平聲(「傑」第二聲,陽平;「發」第一聲,陰平)。

李清照的名句「悽悽慘慘戚戚」更麻煩,普通話的「戚」字不但由入聲變成平聲,而且讀音和「悽」一樣,於是讀起來變成「悽悽慘慘悽悽」,原來的味道全失掉了。

用普通話學詩詞,問題不限於缺了入聲。問題的根源,在於唐詩宋詞的格律是按中古漢語語音形成的;由於普通話的聲調跟中古漢語語音差別太大,所以用普通話誦讀唐詩宋詞,無法領略本來聲調的味道。

(完)

160229_AM730

4 replies »

  1. 这真是白痴言论啊。

    “按粵語的平仄,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符合格律的。”那请问那些不符合的呢,又怎么办?还有啊,按你的说法,唐诗宋词是用粤语来作的,它们源于广东!

    现在的事实是,用简体字、说普通话的内地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比你们这些香港人高多了,普通人的古文理解水平都超过你们。看看你们教育部门最近列出来的必修古文啦,内地早就学几十年了。

    真没想到,广东人来讲唐诗宋词要用粤语说喔;去看看历史吧,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这几千年,没你们什么事

    Liked by 1 person

    • 不是所有唐詩宋詞用粵語念都符合平仄,你的這個論點我相當贊同。但是,我覺得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說粵語比普通話優勝,而是在說粵語有其獨特的優點。

      粵語比普通話接近古語,這是事實,所以用粵語朗讀唐詩宋詞很多時會比較符合平仄,跟唐詩宋詞是否源於廣東並無直接關係。(你也可去看看語言的歷史)

      另外,兩地的古文理解水平可能真如你所言般存在差距,但這不能再為普通話比粵語優勝的論據。

      P.S. 香港以前也規定必修古文,後來廢除了,現在只是重新定為必修。

  2. 曾先生你好,

    先生所說的問題,其實並非源自普通話。

    一個民族的語音是不斷變化的,漢語亦然。而漢語的語音在元代時收到蒙語的影響,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元代著名戲曲家周德清先生,因而將當時民間的語音變化重新整理,編成了《中原音韻》一書, 有別於當時的範本《平水韻》,《唐韻》,《集韻》等。這本書也就是後來《中華新韻》的基礎。

    唐宋人寫詩詞,肯定是用當時的語音,而按當時的韻書是合律的。而當我們現在用普通話去讀唐宋詩詞的時候,卻發現並不合律。問題並非在於普通話,而是在於自元代始,大部份中原的民眾的語音習慣已經出現變化,和官方語言有很大的差別,那就是入聲消失了。

    其實,中國很多方言還有入聲,這包括粵語,閩南語,吳語(溫州)、客家話、閩南語、贛語、桂柳官話、壯語等。如果我們用這些方言來讀唐宋詩詞,也會較為合於格律。所以我們不必要過分強調粵語的優越性。

    綜合而言,先生所言,從小的角度說,是對漢語詩詞的新韻和古韻的理解;而從大的角度說是整個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政策問題。

    以上供曾先生參考。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