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雙龍會

學生能力不應絕對化

2008年7月3日《星島日報》雙龍會

教育局官員上星期與多個中學議會的代表舉行會議,討論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方案。會後有消息說,當局願意聽從學校議會的意見,進一步放寬中文中學採用英語授課的限制,除容許學校在初中分班推行英語教學外,亦容許中文班以不多於兩成半課時,在個別學科實施英語教學。教育局發言人在會後解釋說:「對於未有能力即時完全以英語學習的學生,如果能讓他們試行一、兩科用英語學習,從而增加接觸英語,可能會進一步淡化﹝『中中』『英中』﹞標籤對他們的影響,並對他們的學習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

當局這個「讓步」方案,獲得學校議會的歡迎,卻遭到一些支持母語教學政策的人士猛烈抨擊。例如「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日前接受傳媒訪問,便「怒斥」教育局的「微調」是「大倒退」,認為「分科英文教學是毫無教育理念,絕對不可接受」;因為,要英文水平不足的學生用英文學習,是走回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死記硬背的舊路,會令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

田北辰先生的指控──要英文水平不足的學生用英文學習,是迫他們死記硬背,令他們失去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正是促使香港教育當局在九十年代初決定要推行母語教學政策的根本道理。我們現在要探討的問題是:回顧母語教學政策推行十年來的經驗,當初的這條道理是否正確?如果這道理正確,香港的中學的確大部份應該實行母語教學即中文教學,那末這政策在推行上出了甚麼問題?為什麼在教育界和社會上一直受到強烈的反對?

強制性母語教學政策的最大錯誤是強化了標籤效應,即把所有中學劃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兩個等級,這似乎是大多數人的共識。所有改善(或者說「微調」)母語教學政策的建議,主要都是針對這標籤效應,要把它消除或者淡化。其實,「標籤效應」的真正問題不在於標籤本身;假如家長們都相信母語教學對自己子女的成長有好處,都願意讓子女進入中文中學,那末學校標明是中文或者英文,又有甚麼問題?

問題在於,英文水平好的人,升學和就業都有明顯的優勢,這是香港的社會現實。(在全球化的衝擊下,這也是很多其他地方正面對的現實。)十年前推行的強制性母語教學政策,把所有升中學生分為兩類,一類是「能」的學生,英文水平足以在中學用英文學習;另一類是「不能」的學生,英文水平不足,在中學只可用母語(中文)學習。一所中學,如果收到的學生全部或者大部份是「能」的,它便可以做英文學校;學生大部份是「不能」的,便只能做中文學校。試問哪一個家長,會願意讓子女被判定為「不能」,因而被鎖定在中文學校裡,少了許多機會運用和練習英文,更沒希望由「不能」變為「能」呢?

問題似乎正是出在田北辰先生強調的這條根本道理:不能──絕對不能──讓英文水平不足的學生用英文學習。強迫英文水平不足的學生用英文學習,是違反教育原則。但是,把十一二歲的學生截然分為「能」與「不能」,把佔全港六成的學生判定為絕對不能用英文學習,強迫他們在整個初中階段要用中文學習英文科以外的所有科目,同樣也不符合教育原則。

我畢業於英文中學,任教於中文中學;對於母語教學的優勢,我深有體會,深信不疑。但是,我也曾嘗試在中文班級裡使用英文教授個別科目,得到積極的效果。我看到,不能應付全部科目都用英文學習的學生,不一定沒有能力用英文學好某些科目。

「真理多走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學生的「能」和「不能」,不應絕對化。衝出絕對化的框框,便看到微調的空間。(完)

20080703_ST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