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V《字言字語》- 廣傳為「誕」
聖誕節剛過去,顧名思義,聖誕節是慶祝聖人誕辰的節日,其實「誕」的造字本義是言傳萬里,即說話廣傳四方,亦可用作形容荒誕、怪誕的意思。
聖誕節剛過去,顧名思義,聖誕節是慶祝聖人誕辰的節日,其實「誕」的造字本義是言傳萬里,即說話廣傳四方,亦可用作形容荒誕、怪誕的意思。
新聞報道經常出現「斡旋」這個詞語,是指在矛盾的雙方之間居中調停,即扮演所謂「和事佬」的角色,但斡旋者若有立場,便會好事變壞事,甚至容易擦槍走火!
成語「病入膏肓」,是指病危至無法救治的地步。「膏肓」其實是人體內臟,位於心臟與橫隔膜之間,古代認為這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因而無藥可醫;這個成語亦用作形容事態嚴重至不可挽回。
「旬」是指十日的意思,十日為一「旬」,一個月有三十日,即分為上、中、下三「旬」;十歲亦為一「旬」,那麼七「旬」老翁即多少歲?
報章近期經常出現綠置居的新聞,「居」的造字本義是婦女生育後在家坐月,原來「居」亦解作「蹲」,「蹲」即粵語的「踎」,有甚麼地方比「踎」在自置居所更舒服?
《國歌法》本地立法應否設追溯力,近日引起不少爭議。「溯」的粵音是「素」,不要讀「索」;所謂追溯力或溯及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前的事件或行為是否適用。根據普通法原則,刑事法例不設追溯力,否則是有違公義。
「亟」字讀音是「激」,與「極」字不同意思亦不同讀法;「亟」是指急切的意思,如果形容十分迫切要立即解決,應是「亟待解決」,不要寫為「極」待解決。
最近經常見到球迷噓國歌的新聞,「噓」字其實讀「虛」,較常用的成語有「噓寒問暖」,如果形容對事物「柴台」,應用「㗾」字,因此說「噓」國歌,嚴格來說應用「㗾」國歌。
內地近年經常出現霧霾,新聞報道一般的讀法是霧「埋」,但有時候會聽到人讀作霧「尼」,其實翻查字典,兩個讀音也有,所以不要取笑人讀錯。
「煞」與「殺」的讀音一樣,原來古時兩字相通,難怪有時會引起混淆;但若形容人非常凶惡,記得是凶神惡「煞」,不要誤寫為凶神惡「殺」。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