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對話
上星期進行的第一次官民社區對話是成功的;林鄭和她的團隊應繼續通過社區對話和其他形式,廣泛接觸不同階層、背景和政治立場的市民,向社會證明對話勝於對抗。
上星期進行的第一次官民社區對話是成功的;林鄭和她的團隊應繼續通過社區對話和其他形式,廣泛接觸不同階層、背景和政治立場的市民,向社會證明對話勝於對抗。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內容粗糙,目標含糊;它是否通過,取決於美國國內政治,而不在於香港有甚麼人去美國游說、有多少人去美國領事館請願。
對於強制收回私人土地、加快興建公共房屋,一種反對的意見把矛頭指向每天150名持單程證從內地來港居住的人士。這項實行了多年的人口政策,不是沒有檢討的空間。
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應對黃背心運動舉辦的全國大辯論,值得特區政府借鑑。
《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賦予行政長官的權力並不是絕對的。行政長官動用《條例》的時候,除了要遵守《基本法》,還要考慮政治後果。
四十多年前,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梁鑑添對港大學生報《學苑》說:「我們都是中國人,站在中國人立場認識問題,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
林鄭月娥說,10月出台的施政報告會加強處理房屋問題,又說會推出一些大膽措施。但社會等不及兩個月後的施政報告;政府有甚麼大膽措施,現在就應該出台了。
止暴制亂,一方面要靠警隊嚴正執法,另一方面要靠廣大香港市民,包括對政府工作不滿而參加和平示威的市民,跟暴力分子劃清界線,堅決向暴力說不。
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日前一番有關公務員政治中立的發言,跟他在任時發出的守則恰恰相反。
如果破壞特區管治、衝擊「一國兩制」底線的事件不斷發生,特區政府又不能制止,中央政府便不能不採取果斷措施維護「一國兩制」,包括出動駐軍。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