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公司助選何須隱瞞?
今年十月十日《星島日報》報道,獲公民黨推舉參選特首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已決定聘請公關公司,為他設計選舉事宜,「令到選舉更加專業」。十月二十三日,《明報》報道,公民黨支持梁家傑參選,有意聘用公關公司APCO(「安可」)。梁家傑接受查詢時表示,他期望公關公司充當他的政策顧問;他解釋,同一個政策,有多種演繹方法,究竟哪一種可令受眾明白,他希望公關公司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意見。
今年十月十日《星島日報》報道,獲公民黨推舉參選特首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已決定聘請公關公司,為他設計選舉事宜,「令到選舉更加專業」。十月二十三日,《明報》報道,公民黨支持梁家傑參選,有意聘用公關公司APCO(「安可」)。梁家傑接受查詢時表示,他期望公關公司充當他的政策顧問;他解釋,同一個政策,有多種演繹方法,究竟哪一種可令受眾明白,他希望公關公司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意見。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日前發表公開演說,評論特區政府今年七月發表的《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諮詢文件》。陳太批評諮詢文件沒有對政治委任制度在前階段的表現作全面檢討,也沒提出長遠能達至良好管治的願景。她認為文件提出的只是「頭痛醫頭」之法,「好讓行政長官通過增加由他親自挑選,負責為他向立法會及市民推銷政策的政治官員,以鞏固自身地位。」
房委會的「檢討公屋租金政策專責小組」建議制定新的公屋租金調整機制,每兩年進行一次租金檢討,按公屋住戶的「入息指數」調整租金。在實行這套新機制之前,房委會要做兩件事:第一,要修訂現行的《房屋條例》,取消其中對租金佔住戶入息比例的限制;第二,要參照九七年以來的累積通縮,把凍結了多年的租金減低至合理的水平,作為日後調整的起點。
教育當局一直不同意把幼稚園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儘管多年來絕大部分香港家庭都認為,幼稚園學習生活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經歷。隨着社會對幼兒教育質素的要求愈來愈高,幼稚園的營運成本愈來愈昂貴,要求政府資助的壓力便愈來愈大。近年來政府也逐漸增加對幼兒教育的資助:一方面推行幼稚園學費減免計畫,讓貧困家庭的兒童不致因家長交不起學費而喪失入讀幼稚園的機會;另一方面以發還租金、差餉及地租,以及發放資助津貼等方式,為非牟利幼稚園提供財政支援。但是,當局仍然堅持,免費或資助幼稚園教育,不能看成是每個兒童都應享有的權利。
立法會裏五位「泛聯盟」議員宣布要籌組政黨,有論者猜測說,這是北京、特區政府與大財團在背後推動,因為有人不滿自由黨對特區政府支持不足、對財團利益維護不力,於是慫恿泛聯盟另組代表工商專業的政黨,與自由黨抗衡。
事實上,「促進國民身分認同」,在很多地方都列為公共廣播服務的目的之一。在回歸祖國不到十年的香港,這目的應該尤為重要。然而,這條在其他地方沒有爭議的價值標準,在香港不但未有生根,而且仍遭到不少抗拒。在討論公共廣播發展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應迴避。
我們需要盡快有一個新的郵輪碼頭,這目標是不能妥協的。如果按政府一貫的辦事制度,碼頭不能在所需的時間內建成,那就只能證明這套制度已不符合「良好管治」的要求,必須檢討、改革。
政府宣布下學年起以「學券」形式為幼稚園學生家長提供學費資助,但只有收費不超過兩萬四千元的非牟利幼稚園,才可以參加這個學券計畫。這個限制引起不少爭論。有人批評說,經濟學大師佛利民倡議的學券制,並沒有限制家長報校的自由;如果家長把子女送到「牟利」的幼稚園,便要失去獲資助的權利,那就不是真正的「學券制」。有人更因此把這計畫譏為「縮水學券」、「偽學券」。
或許在今天的政治形勢下,「務實」正是妥協的同義詞:換屆選舉在即,贏取各方善意的需要,自然要凌駕在其他施政考慮之上。唯望下屆政府組成後,可以重建強勢,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應付曾蔭權自己提出的三大挑戰。
陳方安生宣布不參加明年三月的行政長官選舉後,公民黨執委會決定推舉梁家傑參選。有消息說,陳太宣布不參選後,「泛民主派」對他們在選舉委員會可以取得的席位總數轉向悲觀,大都認為很難達到足以提名一位候選人的一百票。因此泛民要調整策略,提早展開行政長官競選活動。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