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不能無門檻
社會各方面提出的普選行政長官的方案,差別在於候選人怎樣提名。《基本法》規定的「最終達至」的普選行政長官的辦法,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現在人們提出的方案,就是著眼於這個提名委員會:委員會由多少人組成?怎樣產生?要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需要得到多少委員提名?這就是所謂提名的「門檻」問題。
社會各方面提出的普選行政長官的方案,差別在於候選人怎樣提名。《基本法》規定的「最終達至」的普選行政長官的辦法,是「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現在人們提出的方案,就是著眼於這個提名委員會:委員會由多少人組成?怎樣產生?要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需要得到多少委員提名?這就是所謂提名的「門檻」問題。
特區政府決定,未來兩年在全港公共圖書館、社區會堂、博物館、文化中心、運動場、大型公園、諮詢服務中心以及若干人流較多的政府機構,提供Wi-Fi無綫上網設施,供市民免費使用。
國家主席胡錦濤向到北京接受第三屆行政長官任命狀的曾蔭權說:「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諧,是廣大香港市民共同心願,也是香港各界人士的根本利益所在。」
政府決定撥款三億元成立電影發展基金,據報將直接參與電影融資,以協助重振香港的電影業。這並不是特區政府第一次為扶助電影業而設立基金。早在一九九九年,政府便撥出一億元作電影發展基金,但最終只用了一半,對業界幫助十分有限。二○○三年,政府又設立了五千萬元的電影貸款保證基金,業界反應也是未見熱烈,三年多來只為十一部電影提供了合共二千四百萬擔保費,而且大部分只是給實力雄厚的財團錦上添花,不能為真正有需要的中小型公司雪中送炭,香港的電影業仍一步步陷入低谷。
承認投了白票的泛民選委陳健民解釋,提名梁家傑,只是為了要有競爭的選舉;目的既已達到,便可以投白票。這道理很難說得通。「有競爭的選舉」的主要意義,按梁家傑本人闡釋,是要拿出政綱來比併。泛民中人一直強調,梁的政綱比曾優勝的最突出一點,是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如果泛民選委真的「合作無間」,便應該團結一致,支持梁家傑、支持雙普選!給他提名,卻不投他的票,算是甚麼支持呢?
距離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日還有三天,但選舉結果已成定局,選戰已基本告終。誰人將會在星期日獲選為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固然不是問題;社會大眾對曾蔭權和梁家傑兩人的支持度,亦已趨向穩定,短期內不可能大變。大局既定,這次行政長官選舉的所有參與者和持份者,現在已經可以點算在選舉裏的得失,毋須等到星期日投票之後。
以辯論技巧而言,梁家傑在該場電視辯論裏,確實有十分出色的表現。整體來說,他的說話比曾蔭權動聽,「警句」紛陳,而且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容易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隨意找一個看過那場辯論的人,問他兩名候選人各說過些甚麼話,記得梁家傑說過的話肯定比較多。整場辯論出人意表地好看,主要是由於梁家傑的表現。未到半場,梁已明顯地佔了上風;每輪到他發言,觀眾都等着看他怎樣出招,看曾蔭權怎樣接招。
上星期舉行的行政長官候選人答問大會上,梁家傑在批評曾蔭權對普選的保守態度時,捧出了內地學者俞可平對民主的論述。梁說:「我真的不明白,普選有甚麼困難呢?在香港聽到的所有反對普選的意見,其實最近俞可平先生寫的《民主是個好東西》,已全部給解答了。」梁家傑看來對俞可平的民主理論十分讚賞,他上月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也毫無保留地推崇俞可平《民主是個好東西》這篇文章,說是「論述得非常精闢」。
行政長官候選人答問大會將於今天晚上舉行。對於兩位候選人發表了的政綱有關經濟的部分,最少有以下幾個問題應要求他們說明。
兩位行政長官候選人曾蔭權和梁家傑的教育政綱,都沒有提及香港的教學語言政策。學校應該採用甚麼教學語言,可說是香港教育政策中最受關注、最惹爭議的問題之一。兩名候選人大概都知道對這問題很難找到可以討好各方面的答案,所以在教育政綱上採取了避重就輕的策略,只提出增加教育投資、提高教育質素、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一類的承諾,不提教學語言政策。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