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台《政好星期天》訪問
2014年6月1日 商業電台《政好星期天》
主持人:陳淑薇、羅輝
2014年6月1日 商業電台《政好星期天》
主持人:陳淑薇、羅輝
2013年7月27日 商業電台《政經星期六》
主持人:陳淑薇、羅輝
最近收到你的來信,評論立法會的拉布問題。你指出,少數議員可以利用拉布策略,成功阻撓政府議案的通過,儘管這些議案在議會裡可以得到多數議員的支持。你問香港的議會文化是否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如此發展下去,會否令到立法會無法順利運作?
2012年6月23日 商業電台《政經星期六》
主持人:陳淑薇、羅輝
2012年5月19日 商業電台《不平平則鳴》
主持人:王永平、陳聰
香港法律內每一條條例都要經過立法會三讀通過,然後由行政長官簽署才能成為法律。所謂三讀,首先是由負責條例的官員或者議員向立法會大會提交條例草案,這便完成一讀的程序,立即進行二讀。二讀開始的時候,由負責的官員或者議員,向大會說明條例草案的主要內容,以及立法的意圖。
行政長官每年有幾次到立法會進行答問大會,這做法是由以前的港督彭定康開創,彭定康之前並沒有行政長官或港督,到立法局答問的做法。當時,彭定康在發表施政報告後,便會在接著的一天去到當時的立法局,回答議員就施政報告提出的問題。後來,大家認為這種答問的方式都有好處,於是除了施政報告外,彭定康便每年有幾次到立法局答問。回歸後,行政長官亦沿用此做法,每年有數次在立法會答問。
如果主席認為星期三的半夜12點前,不可能完成該次會議的所有事務,當晚10點便會暫停會議,第二天9點繼續開會,所以有些會議會開兩天,甚至三天,正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在議員不用通宵開會。
財政年度是4月1日開始的,如果21日才批准撥款,那麼政府不是三個星期沒錢用嗎?無錯,所以政府便要根據香港的《公共財政條例》,要求立法會通過一個決議案,臨時撥款給政府,在4月初的幾個星期暫用。如今這個決議案便已經通過了,所以政府暫時是不會缺錢的。
我們回歸之前,立法局的法定人數是三分之一;回歸之後,《基本法》規定全體議員不少於一半,所以我們60個議員,法定人數便是30人。這可能是受中國國會文化的影響,因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規定,要有三分之二的代表出席才能召開。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