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V《字言字語》- 律
近年很多人把「法律」掛在口邊,這兩個字亦一向並稱,泛指定下一些法則或規章來約束人民行為的規範;至於法官與律師,為何不是稱「律」官與「法」師,有沒有人可提供答案?
近年很多人把「法律」掛在口邊,這兩個字亦一向並稱,泛指定下一些法則或規章來約束人民行為的規範;至於法官與律師,為何不是稱「律」官與「法」師,有沒有人可提供答案?
「灋」——是「法」的古字,這個字很多筆劃,但不難拆解,它由「水」、「廌」及「去」三部分組成,「廌」是傳說中的神獸,能分辨是非曲直,並用角撞走壞人;簡而言之,「灋」是要像水一樣絕對公平,如遇不平,應堅決除去。
農曆七月中是盂蘭節,即俗稱的「鬼節」;「盂」字驟眼看有點像「孟」字,因而間中會聽到有人讀錯為「孟」蘭節,大家知道「盂」與「孟」的意思,便不會混淆了!
報紙間中會見到有關大廈簷篷倒塌的新聞,大家都知道簷篷是甚麼,它的讀音卻因人而異,有說讀「鹽」篷,有人讀「嬋」篷,亦有人讀「吟」篷,至於哪個讀法才正確,悉隨尊便。
【字典無「㩒」字】大家平日經常會去櫃員機提款,即所謂撳錢,「撳」這個字不單是粵語,也收錄在現代漢語字典內,「撳」還有另一寫法,與「搇」字同音同義,至於「㩒」錢又是否相通?
【中國有人姓「菅(奸)」】成語「草菅人命」,比喻視人命如野草一樣輕賤,「菅」解作野草,原來也是中國古時一個姓氏,現代人甚少姓菅,但日本曾有一位菅姓首相,難道他有中國血統?
【點解係忠「菊」】大家都知道「告」字的讀音,但近期電視廣告經常聽到以下風險提示字句——「忠告: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忠告」一詞卻是讀忠「菊」,你知道原因嗎?
【「詐」「醋」都錯】公職人員包括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均有一筆酬酢費,「酬酢」解作賓主互相敬酒,後來泛指交際應酬。至於「酢」字讀「詐」還是「醋」?答案是兩者皆錯,正確讀音是「鑿」。
【有「邊」讀「邊」? 錯!錯!錯!】捭闔,粵音「擺合」,字面解開合的意思。成語「捭闔縱橫」,是戰國時代策士遊說的策略,意指利用手段分化及拉攏對方,例如「拉一派、打一派」;這種政治手段古今中外皆有,香港現時亦屢見不鮮。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