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香港仔《從心所欲》
上星期一(3月23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抗疫記者會上宣布四項進一步加強防疫抗疫的措施,包括禁止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入境、 加強抵港人士和在社區的病毒檢測、嚴厲打擊違反檢疫令,以及進一步減少社交接觸。至星期五(27日),林鄭月娥再舉行抗疫記者會,進一步宣布以立法及更嚴厲的手段,減少以至阻止人多聚集的活動。
林鄭在星期五的記者會上指出,本港確診個案在過去兩個星期增加了接近3倍。在兩次記者會之間的5天裡,確診個案便從357宗增至519宗,在27日當天的新增個案更是破紀錄的65宗。疫症傳播的速度是「指數式」上升的:個案增加3倍,防止傳播要花的氣力便要增加十多倍。既然政府上星期一已強調減少社交接觸對防止病毒擴散的重要性,為什麼還要拖延差不多一個星期才進行有關立法?
當然,上星期發現的確診個案,很可能是較早時受感染的。過去兩星期個案激增的原因,是從本月中開始有大批港人從海外返回香港。這「回港潮」在本月上旬已可預見,防疫專家亦已對它帶來的風險提出警告。人們自然也要問:禁止非香港居民入境和加強抵港人士病毒檢測的措施,為什麼要等到疫情明顯惡化才推出?
以下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上星期五記者會上提供的數字:限制入境措施在3月25日實施後,通過機場、港珠澳橋口岸和深圳灣口岸3個管制站入境的非香港居民,從24日的2246人,下跌至25日的328人、26日287人,下跌了近九成;整體入境人數(包括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由限制措施生效前的14783人下跌至25日的5297人、26日的4458人,下跌了七成。從這些數字可見,如果入境限制提早一個星期實施,從外地入境的人數可減少數以萬計。
同樣,如果阻止多人聚會的措施提早數天推出,社區傳播病毒的情況當可大幅減少。然而,行政長官上星期一強調減少社交接觸的同時,只是提出禁止賣酒的「建議」;然後研究了數天,才決定兩項立法。這不能不令人莫名其妙:政府不是每天都聽取抗疫專家的意見嗎?難道專家們先前只想到「禁酒令」,沒提出要有嚴厲措施阻止人群聚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