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香港仔《從心所欲》
我喜歡解繩結。每當要打開有繩子綑著的包裹,我都會小心把繩結解開,整條繩子可以留著再用。別人或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寧可拿把繩子剪斷,爽快利落。然而我卻覺得解結是一種樂趣。
「生結」和「死結」只是相對的叫法;易解的叫「生」,難解的便叫「死」。其實世間上並沒有絕對的死結:不論纏繞得多麼複雜、拉扯得多麼牢固,打得出來的結,一定解得開。這是解結要訣之一:要有信心,堅信沒有解不開的結。
要訣之二是要有耐性。解結不能只靠蠻勁;沒摸清紋路、未找對方向便瞎使勁,只會把結愈拉愈緊,增加解結的難度。人急躁起來,便會使蠻勁,犯錯誤。所以,急躁是解難的敵人,耐性是成功的朋友。要解複雜、老舊的結,耐性尤其重要。
最後一條要訣,是要從繩子的兩頭取得解結的空間。解結是為了讓繩子可向兩頭鬆開,但在解結的過程中,必須先向繩子兩頭取一點空間;如果兩頭都緊張不讓,結就無法解開了。
有句英文詞語,to cut the Gordian knot,來自關於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a the Great)的一個傳說:戈爾迪烏斯國王(King Gordius)打了一個很複雜的繩結,並預言誰可以解開它就會統治亞洲。亞歷山大大帝知道了,來到繩結前面,沒多看一眼便拿出寶劍,手起劍落,把繩結斬開了。於是,to cut the Gordian knot 便用來表示以簡單直接的辦法解決複雜的問題,也有果斷地解決問題的意思。
亞歷山大後來果然征服了大半個歐亞大陸。他斬開戈爾迪烏斯繩結的行為所顯示的果斷和自信,可能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不過,他能夠成為長勝將軍,建立幅員廣闊的帝國,絕不會只憑一個「勇」字,以輕蔑的態度對待複雜的問題。他的戰略和戰術思想,深受後世推崇;他贏得來自不同背景的士兵們的愛戴和效忠,說明他有很好的領袖才能,不會是只用簡單化的方式去處理複雜的關係。事實上,Gordian knot 的故事也有其他不同的傳說,包括說亞歷山大用巧妙的方法成功把繩結解開。
回到現實,剪斷繩子固然比解開繩結要簡單容易,但繩子斷了便不能再用,起碼可用的長度要大打折扣。所以,給點耐性,付出點時間和工夫去解結,是值得的;何況解結還是很有趣的遊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