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
曾鈺成邀來親弟曾德成擔任是次節目的首位嘉賓,兩兄弟更回憶起1971年第一次坐飛機,與家人同往北京的經歷。曾鈺成回憶那時第一次遊覽北京的經歷:「當時還是文革期間,如果你到北京或是內地其他的城市,那時的印象是人民反而更文明、更有禮貌。在公共交通上,他們會讓座;看到我們這些外來人會特別客氣。」
中國對外開放後,城市急促發展,經濟增長帶動人民消費力提升,人民的性格亦隨之而轉變。曾德成回憶那時候在王府井大街遇到一個售賣西瓜的小販,二人挑了一個西瓜準備付款時,這瓜販竟直接告訴他:「(這)不是好瓜!」曾德成形容那時只聽過「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但小販如此直接、誠實的勸告卻令二人受寵若驚。曾鈺成亦直言:「當時的人情的確比較好,這個是事實。」
2016年9月14日
曾德成分享年輕時任《大公報》編輯,經歷「乒乓外交」、鄧小平首次訪日等的閱歷,和兩兄弟更憶述首次知道中國要收回香港的經過。
七十年代,曾德成加入《大公報》,是少有操流利英語的記者,因此多被派前往採訪國際事務,遂能親身見證中英關係的變化。他憶述那時經常流連尖沙咀火車站作外事採訪,因為從中國回來的人都必經此處,並與記者分享對中國的印象。「當年因為『乒乓外交』,毛澤東和周恩來邀請了美國乒乓球隊到中國,遂打破了中美之間的僵局。由於當時我未能到北京訪問,因此就在尖沙咀火車站等待那乒乓球隊中一個非常有名的美國球員。他不但留長髮,還一身『嬉皮士』裝扮。當時民革過後,人們思想仍然保守,絕對看不慣他們一身牛仔造型、還穿紮腳褲。但周恩來總理看到卻不以為然說到:『青年人有這樣的裝扮也不出奇,我年輕時亦會奇裝異服、標奇立異。』」
兩人更憶述首次知道中國要收回香港的經過。曾鈺成指於1981年的一個內地宴會中,聞道有官員指1997一定要收回香港。「當時有一個省領導,都不是最高級的。宴會中,在座的統統都是人大政協。忽然間,內地這位官員突然說:『沒得說,1997年我們一定要收回香港。』當時全場靜止了,沒有人相信。而當時宴會散席後,從香港來的人大政協都笑說若鄧小平知道一定會辭退這位官員,這些說話都斗膽說出來。因為鄧小平走的是務實路線,反正都不承認三條不平等條約的。但沒想到過了一陣子,果然是真的。」
2016年9月16日
曾德成開腔回應當時提早離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回憶,大談未完成局長任期感受。
被胞兄曾鈺成問到他沒有完成任期,提早離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是否有遺憾,曾德成認為自己加入政府,目標不是做官,而是為香港人服務。「我不否認做官有權有資源,甚至能放大人的能力。但我當官時抱著的心態是幫香港、幫香港人,為香港有一番作為,而並非單純做官。當離開政府時,我亦跟同事說有人『上台容易下台難』,亦有人『上台難下台容易』,而我深信自己是後者。」他更憶述曾經在一間廟宇看到一首講述布袋和尚插秧的詩,而最令他深刻的一句是「退步原來是向前」,對他來說離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是他樂意的事情。
*完整節目內容可於商業電台網頁881903.com網上重溫
分類:傳媒節目, 商業電台《鈺成千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