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4日 《明報》 專訪
回歸後便擔任立法會議員、歷任兩屆立法會主席的曾鈺成將退下火線,不再競逐連任,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卸任議員後的動向,稱自己會多花時間做好智庫工作,並會到中大教書等。過去曾說年紀太大不適合選特首的曾鈺成,再被問及是否一定不會參選特首時,69 歲的他說會提供一個新答案,就是「拭目以待」。對於記者追問這也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新答案,是否代表大家可以期待他參選?他僅笑着重複「拭目以待」。
明報記者 何曉勤
退休做智庫教書有媒體邀論政
還有兩星期本屆立法會便會停止運作, 面對議員生涯即將告終, 曾鈺成稱暫時未有太大感覺,談到退休後的動向,他透露將多花時間在早前成立的智庫上,亦會在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教授「議會程序及運作」一科,每星期到中大講課一次,每次3 小時,立法會前秘書長吳文華亦會協助任教。他透露,有電視台、電台接觸過他,希望他開咪主持論政節目,他形容「角色像立法會主席,畀人論政」,但自己一同論政亦無妨。
上述3 個發展,都與明年3 月的特首選舉無關,被問到是否一定不會參選特首?曾鈺成借用林鄭月娥早前的答案,指自己有了新答法: 「我答了很多次大家都不相信,我不再說了,拭目以待啦。」《亞洲週刊》早前刊出曾鈺成訪問,該訪問於6 月11 日進行,當時他被問及會否參選特首時回應稱: 「退休就是更上一層樓,我有自知之明。」
做主席民望升因議題不用表態
曾鈺成過去做議員時不算最受公眾歡迎,直至做立會主席,一直排在十大議員之首,對此,曾鈺成稱擔任主席有更多曝光機會,對於爭議事項亦可以事件在立法會討論為由的「護身符」不作回應,例如毋須就TSA、一帶一路獎學金等表態,與過去擔任民建聯主席時需就不同事例表態明顯不同。他說,主席的身分令其受歡迎程度上升,過去任議員落區時,不時被市民揶揄是為選舉才落區,現時街坊則會高興稱「主席你這麼忙都來」,但他指出,擔任議員時落區的次數,肯定較任主席時為多。
稱談梁「擺明抽水」與梁無芥蒂
近年曾鈺成的言論及專欄文章廣受好評及廣傳,部分內容明顯針對特首梁振英,令市民對他的好感增加,曾鈺成笑言,「坦白講很多都是擺明抽水!這類政治小品觸及到梁先生的,大家反應便很熱烈,我是知道的。」他續稱, 「私人來說,我與梁先生其實一點芥蒂都無,其他人成日話他炒了你細佬(民政事務局前局長曾德成去年被梁振英撤換),我細佬現時不在政府,不知幾開心!完全不是那回事,其他人信不信都好。」
曾鈺成認為,文章若能捉摸到社會脈搏,大家便會反應熱烈, 「我自問我不會對任何人,包括對行政長官作惡意攻擊」,部分只是開玩笑。曾鈺成早前一篇文章將梁振英的英文名字重組為hugely cunning(非常狡猾),他說, 「好奇喎, 好易就看到喎!所以我也無再想其他了」,隨即又解釋指cunning 一字是中性字,除可解作狡猾,亦可解作聰明、靈巧,只是「得啖笑」。
被問到離開議會後仍會否維持現時作風?曾鈺成自言由讀書時已是「調皮、搗蛋、多口」的人,經常因此闖禍,但當上民建聯創黨主席後,每句話都要再三思考才敢講,「與我個人性格其實是相反」,指即使沒有議員、主席等身分,仍是學校校監,「不可以太過離譜」。他說,自己在專欄的文章有掌握分寸, 「不至於太離譜,都入得課室的,不至於兒童不宜」。
曾鈺成任議員時部分難忘辯論發言
2005 年12 月政改方案表決
反駁泛民引述民調指支持政改方案的民調,由70%急跌至37%
我翻閱了全部民調資料,每一頁也看過……但沒有一項調查顯示這方案在開始時獲得70%支持的。37%這個數字又是怎樣得來的呢?相關的民調很有趣,值得一談,因為數位反對派議員均引述港大民意網站為《南華早報》所進行、並在12 月19 日發表的這項調查。奇怪的是,同樣是由港大民意網站所作、一共進行了3 次的民調,首兩次是在12 月4 日遊行前後進行。原來在12 月19 日發表的調查結果,當中所問問題更改了……將來一定有機會拿出來細看這些口邊常說尊重民意、批評政府蔑視民調、為民調機構抱不平的議員所說的這些話,日後一定可以拿出來作證,看看誰在指鹿為馬、顛倒是非。
2002 年7 月審議公務員減薪條例
議員勞永樂反對,形容支持條例議員立場迂迴,曾鈺成發言時回應
故事中有兩個女人,來到所羅門王面前爭奪一個嬰孩,兩人都誓神劈願,說自己是嬰孩的母親。所羅門王說,他也沒有辦法分清楚誰是真正的母親,誰是冒認的,那麼便把嬰孩切成兩份,一人分得一半好了。這兩個女人聽罷,一個「企硬」,一個「轉了」;「企硬」的那個,正如勞永樂議員發言,表現得非常撇脫,非常理直氣壯,任憑怎樣做也好,總之我才是嬰孩的母親;而「轉了」的那個,便正如昨天李家祥議員那般,一臉痛苦、無奈。如果所羅門王是採用勞永樂議員的標準來作出判斷,這便成為一件千古奇冤。
資料來源:立法會會議逐字紀錄
任議員好辯論發言必蒐足資料
曾鈺成擔任立法會議員時,不時有精彩發言, 被形容為建制派的「重炮手」;當上立法會主席則未能參加辯論,角色儼如球證,被問到喜歡議員還是主席的角色,曾鈺成稱「各有各過癮的地方」,坦言擔任議員時喜歡辯論,又憶述自己數次深刻、滿意的發言,包括要支持公務員減薪、2005 年表決政改等,他說每次發言都會認真做足功課準備,批評現時的議員或許覺得其他事務更重要,不花時間預備發言。
曾鈺成憶述,2005 年政改雖未能通過,但他說自己當時發言效果較好,辯論中「守尾門」回應泛民議員的言論,及後聽說內地中山大學的辯論班亦把其當日發言當作教材。他形容自己發言一定會做好資料蒐集等準備工夫, 如該次政改中,他預料泛民會引述支持度較低的政改民調,攻擊政改方案,於是他便研究不同民調的內容,發現支持度較低的,問法與其他的不同。
指議會文化變現時發言質素降
對於現時議會被指質素下降,包括議員的發言,曾鈺成認為與議會文化改變有關,因他擔任議員的年代,大家都會花心思準備演辭,如吳靄儀、張文光、司徒華、李柱銘等,都公認有發言質素。他指現時議會發言質素較高的,包括無黨派的黃毓民及民建聯葛珮帆,形容葛認真預備講稿。
稱任主席考裁決亦有樂趣
至於擔任主席,曾鈺成稱亦有樂趣,透露自己籌組民建聯前曾修讀法律課程,形容法律與解數學題一樣都是他感興趣的學科,都是有一套概念,要看看如何將之應用在現實處境中。他指做主席時如何做正確裁決,如議員提交修正案是否符合規程等,都是他喜歡的工作。他說任內出現大量修正案拉布、遇上激烈衝擊立法會大樓等,面對新挑戰,立法會亦基本上完成需做的工作,亦建立不少先例,如剪布等,雖或有爭議,但認為議事規則、程序都由此建立。
同受泛民建制批評反證公正
過去在議會內的裁決,部分受泛民或建制狠批,曾鈺成認為自己是公正的, 「兩邊都有人鬧我,我不會感到好沮喪: 保持兩方強烈的(批評)聲音,反而提醒我在公正位置,如只得建制派批評,也要想想是否偏幫了泛民」。
憾未促成中央泛民溝通
擔任立法會主席8 年,曾鈺成坦言原本希望為各黨派特別是泛民,與中央建立溝通途徑,最終未能做到而抱憾。他認為主席身分能做到的工作有限, 因溝通需中央、泛民有共同意願才可,但雙方並無互信基礎,他相信一國兩制要成功,中央、泛民必須溝通,建立互相合作的關係。
指行政立法關係未太差
曾鈺成透露,有個別泛民曾問他,離開議會後能否有角色, 可協助促進雙方溝通,但他直言自己雖樂意促成雙方溝通,然而目前未看到自己可做的角色。
對於行政、立法關係,曾鈺成認為其實未如大家想像的差,議員與政府在民生政策上亦「有得傾」、無根本性矛盾,如版權條例在法案委員會階段談得好好,遇爭議後政府亦願收回草案。他說泛民與特首梁振英在情緒上強烈對立,加上政改時中央與泛民「大攤牌」,而過去兩年社會氣氛負面,激進行為及矛盾上升,形容議會反映社會氣氛,「如果社會和諧,議會亦不會壞得去邊」。
盼明年政府換屆現紓緩矛盾契機
曾鈺成認為,9 月選舉後立法會或可有新開始,除議員會有新面孔外,政府明年亦會換屆,相信梁振英不管是否連任,部分官員亦會更換,或提供新氣象、契機,紓緩議會、社會的矛盾;又相信政客在議會內外的表現亦會不同,現時不能下判斷指下屆議會的行政、立法關係是否會更差。
(完)
殖民地因子下多元化教育的一個地區搞直選,簡直是拿700萬港人前途開玩笑,必令香港之亂象不亞於今天的中東,東之珠百年基業將毀於一旦!香港直選可以談,但絕不可能實現,原因在於一國兩制下教育沒能統一,有什麼基礎搞直選?!'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