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週刊》 只道天涼

爭上層樓

2016年4月23日 《E 周刊》 只道天涼

友人贈我詩句:「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這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寒雲)的名句,被認為有勸說父親不要做皇帝的含意。友人擔心我不自量力、不知好歹,硬要出來爭甚麼位置,於是借這兩句詩給我忠告。

1915年秋,時年26歲的袁克文和愛妾薛麗清(又名雪麗清;她為袁克文生有一子,名家騮,後來成為著名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游頤和園,在昆明湖上泛舟,袁克文作了兩首七律,其中第一首的最後兩句,就是「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袁克文因這兩句詩惹了禍。原來當時袁世凱正在發皇帝夢,密鑼緊鼓地籌備成立「中華帝國」。他的長子克定想着終有一天會繼承皇位,對父親稱帝十分支持;但克文卻不贊成,父親和長兄因此對他很不高興。

克定才華不及克文,且年輕時墮馬跛了一足,對克文早存嫉忌。克定知道克文周圍有很多朋友,經常在北海一起飲酒,懷疑他們在搞甚麼陰謀,於是派了密探到克文身邊去監視他。密探看到「絕憐」詩句有反對帝制之意,認定那是反詩,便向克定舉報;克定立即稟知袁世凱,袁世凱大怒,下令把克文軟禁於北海。

克文雖然曾經對帝制表示反對,但從他的性格和行為來看,他根本沒有謀反的野心和膽量。他作「反詩」時陪伴在他身旁的薛麗清,對和他一起的日子有這樣一段憶述:「寒雲(即克文)酸氣太重,知有筆墨而不知有金玉,知有清歌而不知有華筵,……終日泛舟游園,淺斟低唱,毫無生趣,幾令人悶死。一日同我泛舟,做詩兩首,不知如何觸大公子(即克定)之怒,幾遭不測。我隨寒雲,雖無樂趣,其父為天子,我亦可為皇子妃。與彼此禍患,將來打入冷宮,永無天日;前後三思大可不必,遂下決心出宮自去。」

克文胸無大志,安於逸樂,怎會造反?對於克文的為人,自小十分疼愛他的袁世凱是十分清楚的。事實上,克文曾經請求父親把自己冊封為「二皇子」,以示無意和克定爭奪「儲君」之位,這正說明他並非堅決反對老父稱帝。真正令袁世凱震怒的,是克文的詩句給政敵拿去作為攻擊他的武器,證明他的親人也反對他做皇帝。

給我贈詩的友人,擔心我與人爭位,因而罹禍。友人大可放心:我不會以身犯險,因為我沒有當大任成大業的野心和膽量;在這方面,我大概跟袁克文差不多,雖然我沒有袁公子的驚世才華,更不像他的風流瀟灑(他妻妾成群,情人無數)。香港不乏德才兼備、愛國愛港、大智大勇的人,當中自有願意承擔重任者。讓我把袁寒雲的詩句略改數字,贈給有心人:

「不嫌高處多風雨,願到瓊樓最上層。」

要進取一點,或曰:

「明知高處多風雨,爭到瓊樓最上層。」

如果仍嫌氣勢不足,可曰:

「任憑高處多風雨,誓到瓊樓最上層!」

能當風雨者,請上最高層。

(完)

160423_E_爭上層樓

 

7 replies »

  1. 老祖宗作品,忘了上半段,記得尾後幾句

    ⋯⋯牢騒太盛防腸斷
    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香江波濤湧 (原著為: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過富春江

  2.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巳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尙未上句號,最後兩句暫作保留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