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週刊》 只道天涼

圖窮匕現

2016年4月7日 《E 周刊》 只道天涼

荊軻行刺秦王失敗而被殺,後世把他捧為英雄,沒有追究他失敗的原因。按《史記‧刺客列傳》的描述,秦王和他身邊的群臣都沒料到荊軻是刺客,「圖窮匕現」的時候,大家都全神貫注地看著那張燕國督亢地圖。荊軻的突襲行動,完全出其不意。荊軻右手拿起匕首,左手已執住了秦王的衣袖。秦王大驚,掙斷了衣袖,想要拔劍,卻因劍太長,卡在鞘裡出不來,於是秦王拔腳便跑。

荊軻用的是天下最鋒利的「徐夫人匕首」,蘸了劇毒,只要在秦王身上任何地方劃破一點傷口,那怕極輕微,秦王必死。荊軻卻竟然傷不了秦王絲毫,讓他掙脫,在大殿裡上演一場「生死追擊」。

追逐期間,除了御醫夏無且向荊軻擲了一個藥囊之外,完全沒有人試圖攔截:「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秦王穿的是寬袍大袖,按理跑起來應很不方便;荊軻則有備而來,身上穿的衣服自是輕便得多。然而荊軻不但追不上秦王,而且越離越遠,讓秦王有機會把身上佩劍挪到背後適當位置,終於可以彎身拔劍,斬斷荊軻的左腿。

斷了腿的荊軻坐在地上,把匕首當飛刀,擲向秦王。只要匕首刺中秦王身上任何一處,仍是可以取他性命。可惜這最後一擊也「不中,中銅柱」。荊軻給當場殺死,而經精心謀劃、長期籌備、賠了田光和樊於期兩條性命、關係燕國存亡的刺秦大計,便告功敗垂成。

荊軻臨死前對秦王說:「我殺你不成,是因為要活捉你,迫你和燕太子訂立和約。」這顯然是大話:荊軻真的相信自己(加上一個見到秦王已嚇到面無人色、不斷打顫的孩子)有能力在咸陽宮裡生擒秦王,迫他立約嗎?再說,假如真的計劃生擒,會使用見血封喉的劇毒匕首嗎?

行刺失敗的主因在荊軻身上,在於他身手太差,本已掌握絕對優勢,卻一再失手,功虧一簣。《史記》說荊軻「好讀書、擊劍」,可見他是有點劍術底子的。他曾經去找劍術名師蓋聶「論劍」,蓋聶見他不像樣,瞪了他一眼,他便拂袖而去,不再找人家了。他又和一個叫魯勾踐的人交過手,給魯勾踐一罵,他又走了。可見荊軻這人不能虛心向勝過他的人學習,也就不可能練得好本領。

除了荊軻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嘗試暗殺秦王而失敗。這人是張良。他找到一個大力士,乘秦王出巡到博浪沙,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去砸他的座駕,可惜誤中副車。張良和荊軻的命運完全不同:暗殺失敗後,張良避過秦王的搜捕,苦讀兵書,學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後來輔助劉邦打得天下,建立漢皇朝。

張良的性格和荊軻恰恰相反,從人們熟悉的「圯橋進履」的故事可見一斑。老翁故意戲弄他,又對他無理取鬧,張良不但沒有生氣,沒有不顧而去,反而三番四次順著老翁的意去做,終於感動了隱者老翁,大讚「孺子可教」,並贈他《太公兵法》。張良認真閱讀,受用不盡。

而今的年輕人,多有荊軻的傲氣,少有張良的耐性。

(完)

160407_E_圖窮匕現.jpg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