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AM 730》專訪
有人說2047是大限,香港要繼97後面對二次前途問題。回歸18年,「一國兩制」實踐過程矛盾頻生,熟讀毛澤東《矛盾論》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洞察中港若無共同基礎難以化解分歧,他期望把握時機,及早研究2047年後如何走下去,他更有一個夢,建議仿效當年起草基本法時,設立具廣泛代表性及官方認可的諮詢委員會,讓中央政府與香港人一同商議,但黃粱夢甫開口即被澆冷水,他承認目前未具備條件,但他亦預警,「剩下卅年,依家談論2047後香港點樣,唔係一個好遙遠嘅事。」
記者:鄭秀韻 攝影:余俊亮
香港保持原有制度50年不變的承諾,寫在《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鄧小平當年提出50年不變構想時,有人問50年後點?曾鈺成自問自答,「鄧小平嗰陣噏過一句:『50年後更加唔使變』,依家嚟睇,似乎個前景唔係咁!」
兩制發展似趨互相排斥曾鈺成並非唱淡一國兩制,他認為,這個制度本身充滿矛盾,但矛盾可以產生積極、正面效果,亦可以是破壞性、摧毀性,他指一國兩制要成功發展,最根本前提是兩制必須互相包容,但他說,「依家令人擔心係呢18年實踐,似乎落嚟係互相排斥、互相抗拒嘅發展更為明顯……」他續說,「香港唔少人對一國兩制似乎係盡力抗衡,或者排除中央對特區嘅干預;另一方面,中央喺度盡量防止香港呢一制失控,去研究點加強對香港實施全面管治……」
中港矛盾近年加劇的成因,他認為有多方因素,他沉思半晌,「可能我哋各方面,香港人同埋中央都未有充分評估一國兩制矛盾嘅複雜性。」他指一國兩制概念提出距今逾30年,內地與香港發生很大變化,香港管治問題亦遠較當年估計困難得多,他亦察覺到其中一個明顯變化,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國家及中央的看法是回歸以來最負面,「好多人承認呢個題,回歸後頭十年,香港人對中央睇法一路上升,至07、08年最高峰,跟住掉頭向下,過去5、6、7年最惡劣,點解會咁樣?發生咩事?我覺得都未見有好說服力嘅分析。」
「搵啱條鎖匙先開到個鎖」不少人下結論認為「人心未回歸」,他說道,「呢個問題唔想簡單化,點先至回歸咗?點先未回歸?」他認為,處理年輕人對國家看法負面問題「急唔嚟」,他引述一些北京官員或學者的意見,「香港人,國民教育做得唔好,唔夠愛國囉、錯誤理解一國兩制囉!」他認為這種說法徒勞,「你愈作呢啲指責,人心更加背向,唔會因為你(北京)鬧多幾句,香港人就覺得『我哋要痛改前非、要的起心肝愛國』,唔會咁㗎嘛。」他認為,「要搵到問題喺邊度,搵啱條鎖匙,你先開得到個鎖。」
對於外界將矛盾爆發的矛頭指向特首梁振英,曾鈺成認為這對梁振英不公道,他說,「梁振英上台,從一開始佢開個頭已艱難,因為12年行政長官選舉結果好多人意想不到,競選過程亦產生好多矛盾,尤其係建制陣營產生好明顯矛盾,變成梁振英一上場已對佢好不利,因為佢未坐定個位,反對派已叫佢下台,喺咁環境,梁振英覺得如果唔打壓、甚至消滅反對力量,香港冇好日子過……」他續說,「所以你話要歸咎現屆政府或現屆行政長官,頂多都話責任係雙方面,大家雙方面造成;如果話梁振英冇俾機會泛民,泛民又何嘗有俾機會梁振英呢?」
曾鈺成正籌組智庫,重點研究2047年後如何延續一國兩制,但這個議題目前未成主流,有指現未具備深入討論的條件,更有意見認為現時是很壞時刻,「啱啱經過一場引起社會咁大對立嘅政改爭議、引起泛民同中央咁大對抗情緒,依家傾2047?邊係時候呀?啲人覺先唞氣……」他指持上述看法主要以香港為主,但若北京有同一想法亦不奇怪,「中央官員可能話先解決你香港基本觀念問題先,你哋對一國兩制、基本法都未搞清楚、對中央對香港全面管治權亦未搞清楚,傾2047大家都冇共同基礎,點傾?」
建制派潑冷水 憂泛民藉機生事
一國兩制如何走下去,曾鈺成此刻未有明確主張,但他理想地希望香港人與中央一同研究這議題,「呢個就係點解我要發呢個夢,係咪可以好似嗰陣起草基本法嘅時候,有一個廣泛代表性嘅諮詢委員會嚟討論?」但他苦笑說,「我一提即刻有啲人潑冷水,其中一個叫鄭耀棠,佢話『嘥氣啦、多餘、搞咩嘢吖』。」曾鈺成說,「可能好多人,尤其係建制派會覺得搞檔咁嘢,即係俾地盤、平台反對派嚟生事,我理解佢哋呢個擔心,中央可能亦有呢個擔心,多隻香爐多隻鬼,又搞個咩委員會辯論香港憲制發展,即沒完沒了……」他認為,討論這個大課題始終要有官方認可的地位,「等於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亦由政府主導成立,運作可以完全獨立,可以兼收並蓄,各種意見都可以表達,但如果冇官方認可,等於任何一個團體自己搞研討會冇分別!」
選特首?「時不我與」
「我梗係唔選啦!」近年屢被問及會否參選下屆特首,曾鈺成都吐出這樣的答案。他說知道自己的缺點,包括對金融經濟一竅不通,亦缺乏國際關係,笑言「最多只同老婆出去旅行」,更重要原因是年紀,「如果我後生啲,我學過,我可以,呢樣我好自負,我學嘢能力好強……因為依家時不我與,年紀大咗!」
他打趣說,「如果俾我做(特首),我做第一任5年,係唔可能做得好,但係我可以學,然後爭取第二屆連任,第二個5年做得比較成功……」不過,2017年便滿70歲的曾鈺成說,「大佬,如果我真係做兩屆,八張(80歲)啦!」
曾鈺成對特首寶座毫不心動,只情傾智庫政策研究工作,「我覺愈係諗得多,愈覺得搞政策研究、搞智庫更加可令我有機會去做到啲有用嘅嘢……我認為我有條件可以凝聚研究力量對(一國兩制)呢個問題作深入探討,對我嚟講,係有利過做行政長官。」他表明心跡不參選,一點也不留白,是否要讓某些人放心?「我唔覺得現任行政長官做任何嘢係針對我,點會驚我?」
至於下任特首的條件,除了能力及獲中央與港人信任和接受外,他希望特首能推動及重建香港與中央之間的互信,當中包括泛民主派與中央的合作關係,「一國兩制要化解矛盾、繼續向前行,需要咁嘅關係,呢個關係,行政長官係相當重要嘅角色。」他不評論現任特首是否有這能力,並以假設問題為由不評價自己是否有此能力,他只說,「我作為立法會主席,我希望努力去做(推動中央與泛民建立合作關係),好可惜,做唔到!」
曾鈺成明年卸任立法會議員職務後,將全力投入其倡導型智庫的工作,由他出任副主席的香港政策研究所,部分成員參與協助籌組智庫,但目前未決定智庫名稱,「到時水到渠成時,將政策研究所轉型為新智庫或另起爐灶,仍要有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