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鈺成其事

無疾而終

2015年5月11日   AM 730   《鈺成其事》

活到我這把年紀,有相識的人去世,不管長輩還是同輩,儘管心裡難過,都應明白這是自然規律,不用大驚小怪。但最近半個月,有好幾位友人相繼離世,不能不令我想起一些對死亡的看法。
多年前外國有一位政治領袖被人暗殺。事發時他正在微笑著向人群揮手,突然中槍,即時倒下身亡。我和朋友們談論這事的時候,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說,這其實是最幸福的死法:被暗殺的人即時死亡,甚麼痛苦都沒有,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我忘記了哪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死亡最可怕的,是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死期。所以,讓一個死囚知道他的行刑時間,是對他的最殘酷的懲罰。電影《人鬼情未了》裡的男主角,糊里糊塗地、突如其來地從人變成鬼,身邊的人自然十分傷心,但他本人卻免除了預知死亡的痛苦。

兩年前的春節前夕,我照慣例在街上替人寫揮春。最多人索取的揮春內容,都是「身體健康」、「出入平安」、「學業進步」一類。有一位大叔卻給我遞上一張紙條,叫我依上面的內容寫。紙條上寫著兩句話:「不求榮華富貴,但求一病去世。」

用「去世」的字句來做揮春,一般人大概要罵「大吉利是」。但我一看就覺得大叔這兩句話很有道理,一點也沒有不吉利的意思,於是欣然給他寫了。後來我想,如果真的可以選擇,「一病去世」還不是最好的結局;能夠「不病去世」,無疾而終,才是最大的福氣,死亡的最高境界。

有人會說,無疾而終對享有高壽的人才算是福氣;倘是英年早逝,即使完全沒有病痛,也是極大的不幸。然而這並不是我要在這裡討論的問題:上面說的,只是針對死者本人的感受;死亡給死者帶來多少痛苦,跟壽命長短是沒有關係的。至於「早逝」是否「不幸」,那是另一個問題,涉及哲學和宗教對生與死的看法。

不少人在青壯之年,死亡看來十分遙遠的時候,都說不怕死,只要活得愉快,壽命長短不在乎。我有位長輩甚至說,千萬不要太長壽,倘若親友們都比自己先死,豈不孤獨難受?但大多數人到了老年,如果生活真的過得不錯,還是要追求長壽之道。 (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