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2015 AM 730 《鈺成其事》
李光耀(圖)的政治理念和管治手法,甚受爭議;但沒有人可以否認,他是一個厲害的、成功的領袖。對於成功的領袖需具備甚麼條件,李光耀的看法自然值得重視。
李光耀認為,領袖的責任是要鼓舞和激勵群眾,不是叫群眾分擔他的煩惱;愛訴苦的領袖只會令群眾洩氣。李光耀特別指出行政主管和政治領袖的分別:一家公司的主管並不需要說服公司裡的職員去追隨他,因為公司的等級制度保證了下屬要執行主管的決定。一個政治領袖可不同了;他要給群眾繪畫出未來的願景,然後把願景化為群眾認為值得支持的政策,最後要激勵群眾,齊心合力去落實這些政策。
他指出,一個好領袖,不能只反映群眾的疑慮;即使疑慮本來是真實的,解決了問題之後,疑慮就沒有根據。領袖要知道群眾的疑慮,但更加要帶領群眾把疑慮消除,要引導群眾意見。確定了哪些公眾利益需要維護,就要拿出維護這些利益的辦法。
李光耀怎樣看待「民意」和「民望」呢?他說:「我從來沒有因為民意調查或民望評分而過分憂慮或耿耿於懷;我認為一個這樣的領袖是虛弱的領袖。如果你關注自己的民望高低,你就不是一個領袖;你是迎風擺柳,看風駛舵。」這些話,只有不用擔心下次大選會輸掉議席的人才說得出。記得有一次李光耀來香港出席一個論壇,有人問他是否支持民主選舉,他爽快地回答說:「當然支持啦,我逢選舉都贏的。」有這自信,有這霸氣,才說得出「從來不為民望憂慮」的話。
馬基亞維利(Machiavelli)在《君王論》裡向統治者提出這樣的忠告:「使人懼怕比受人愛戴安全得多,因為愛戴給你的保障是靠道義維持,而醜惡的人性是見利忘義的;懼怕給你的保障,則來自人們對懲罰的恐懼,而這是萬無一失的。」
李光耀毫不掩飾地公開承認:「在受人愛戴與使人懼怕兩者中作選擇,我一向都認為馬基亞維利是正確的。如果沒有人害怕我,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我說的話,我要人們認真重視。」這就是政治強人的風範。
從新加坡人民在過去幾天的表現來看,李光耀不但做到令人害怕,其實也贏得很多人的愛戴。(完)
分類:《AM730》鈺成其事, 報章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