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2014 AM 730 《鈺成其事》
四個月前我在本欄介紹過《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上星期很高興拿到這書的中文版,立刻翻閱其中我特別感興趣的章節。
法國經濟學者托馬‧皮克迪(Thomas Piketty,上述中文版按英文讀法音譯為托馬斯‧皮凱蒂)這本著作的法文版去年出版,今年四月出版了英文版;現在這本中文版是由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出版日期為2014年9月。從它給Piketty的譯名來看,這中文版似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即翻譯、校對和印刷只用了四個多月時間,裡面還加了一篇Piketty寫的《中文版自序》原文(法文)和中譯,確是很高的效率。
不過,或許正是由於時間緊迫,這中文版在翻譯上顯得頗為粗疏,許多地方未能準確表達原文的含意,甚至有不少明顯的理解錯誤。例如在《導言》開頭有一段文字,意思是:在十九世紀,資本收益率超過了產出和收入的增長率;這情況在二十一世紀很可能再次出現,而在這情況下,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無規律的、不可持續的不平等,從根本上動搖了民主社會的基礎——量人唯才的價值觀。然而,民主是有辦法奪回對資本主義的控制,保證公眾利益凌駕私人利益,同時維護經濟開放,避免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反動。
我認為這段文字十分重要,概括了全書的主要論點。可惜中文版沒有準確地把它翻譯出來,特別是把the meritocratic values on which democratic societies are based譯為「以民主社會為基礎的精英價值觀」,是本末倒置,模糊了原文的一個重要觀點,即民主社會須建基於量人唯才的價值觀。
類似的錯誤似乎俯拾皆是。Piketty談到歷史上對食利者的抗拒時指出,大多數宗教傳統,包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以不同方式禁止放高利貸。中文版(第547頁)竟把這句話誤解為大多數宗教傳統都有「這樣或那樣的高利貸形式」!再舉一例:在討論馬克思學說一段,Piketty指出,共產主義革命的確發生了,但並非如馬克思預言,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在歐洲最落後的國家俄羅斯,工業革命在那裡幾乎未有開始」。中文版裡的譯文是「共產主義革命……主要集中在歐洲和蘇聯經濟落後地區……」,這明顯的錯誤,實在是不應出現的。(完)
分類:《AM730》鈺成其事, 報章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