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訪問

港普選方案暗藏商討空間

2014年9月28日 《亞洲週刊》  


曾鈺成認為儘管人大常委規定,過半提委提名才能競逐特首,但方案暗藏商討空間。參選者獲八分之一提委支持,便可向提委會進行競選,然後由提委會按規定選出兩至三名候選人;建議有望獲得中央和泛民支持。

(文:朱永瀟   圖:彭偉豪)

全國人大常委就香港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普選定下框架,規定提名委員會參照過往選舉委員會組成、候選人數二至三人以及過半提委提名等。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認為框架過於嚴苛、不符合國際標準,泛民議員表明會在立法會否決方案,「佔領中環」也將在近期發起。香港的普選之路會否就此中止?兩極化的民意還有否再度凝聚的機會?亞洲週刊就政改問題專訪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詳談人大框架訂立之後,香港的普選之路還能如何走下去。

曾鈺成曾任香港民建聯主席,被認為立場偏向建制派,但近年來他為中央和泛民的溝通做了不少工作,威望很高,亦是熱門的特首候選人。曾鈺成認為,人大的決定並非是「倒退」,目前仍有較大空間商討,並最終訂立出一個中央和泛民都可接受的方案。因為所剩時間無多,期盼各方能重新回到談判軌道、努力凝聚社會共識。以下是訪談詳情:
佔領中環運動已經箭在弦上,您對這個局勢擔心嗎?
我不好預測,只能是呼籲組織者小心,不要發展成暴力行為,各方面都能克制。我知道起碼帶頭的人是強調和平手段,但如果是人數很多規模很大的場合,那個場面不一定是帶頭的人能控制,所以希望各方都小心。
很多人形容人大的決定是「落閘」,您怎麼看?
很多人說落閘,問題是那怎麼辦。我的態度就是,一天我們還有機會設計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爭取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通過,就不放棄。我最不願意做的,就是我說的話在社會引起爭論,口舌之爭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現實是這樣,香港二零一七要普選,人大決定已經告訴世界和香港,這個就是中央能接受的方案,現在特區政府也好中央政府也好,要這個方案通過,就要爭取泛民議員支持。我不想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這個決定,而是我們能找到哪些議題,中央政府認為可以討論,泛民認為值得討論的,那就拿出來,慢慢重新擴大尋求共識的空間。時間是不多,難度是很高,但我相信中央政府和泛民都明白,拉倒就都是輸家。
泛民以及佔中發起人都認為,不是他們不對話,而是走到這個時候,他們被迫走上抗爭道路。認為只有公民抗命才能解決問題?
我一直跟他們都有溝通的,他們的想法我是知道。我不能也不應該單方面回應他們的想法。不如我提出這個問題,到底現在造成我們在政改方面達成共識困難在什麼地方?是因為反對派對中央的壓力不夠嗎?從現實來說,反對派和中央政府的力量對比非常懸殊,通過壓力逼使中央改變他的主張,我認為不可能。現在的困難不在於壓力不夠,而是香港社會的一部分,跟中央政府之間存在嚴重的互相懷疑互相不信任。中央看到回歸以後一波又一波,香港人走上街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反對推行國民教育,覺得衝擊了一國兩制應該堅持的原則。另一方面,香港人覺得中央越來越緊,這次決定跟他們的期望有很大落差。這是一個互相的問題。很多香港人不明白中央為什麼要強調國家安全,為什麼這個時候推出白皮書,為什麼要人大所謂「落閘」。中央也不理解,為什麼香港人要搞佔中,為什麼學生要罷課,為什麼連國民教育都要反對。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增加對話溝通,互相說服對方,而不是秀肌肉拼力量,壓出一個結果。
我是深信,中央政府真心希望有一個普選在香港施行,但這個方案不能引來對落實中央在港政策的危機。有沒有機會呢?我認為是有的,達成建設性的結果,需要的是對話,不是互相展示大家各自的力量。
那麼您對這個方案有無底線,什麼樣的方案您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凡是比原地踏步進步、往最終普選目標邁進的方案我都支持。我們說要爭民主,可能理想化的情況是一步到位的,但現在中央政府說只能暫時推進到某一步,但我覺得還是比之前要進步,如果說這次人大方案比過去來講是個倒退的話,那肯定不能要,但不是這樣。
您認為不是倒退嗎?目前來看爭議很大,包括候選人要過半數通過?
關鍵就在這裏,是不是倒退。上一屆,選舉委員會是一千兩百人,現在的提名委員會也是一樣。以前是八分之一可獲提名,一百五十個成員支持的就可以來到一千兩百人之前進行競選、電視辯論、到街上落區。然後由選委會再選出特首。現在如果單單是變成過半數同意,才能站出來,就倒退了。但我不是這樣看,初步提名之後,發表政綱、電視辯論,可以是一樣的。最後提名的部分,上一屆是一千兩百人選舉,這次是全香港一人一票。上一次也是過半數,選出的就是行政長官,普通市民只能看電視。這次過半數,選出兩個至三個人,卻是給全港人一人一票選出來。
這個電視辯論的部分也是全部公開嗎?
沒有說,人大沒有說。為什麼不就這個部分討論?如果這次完全不公開,黑箱操作,那當然是退步。但這恰恰是討論空間,包括初步提名的方式人大還沒有定,可以是八分之一,甚至更低啊。另外,泛民這次反對的理據之一是說人大這個決定是要排除中央不喜歡的人。但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也說,泛民也有愛國愛港的。現在,如果這次的初步提名中,能有泛民的人,和建制派人士一樣,對港人公開說話,中央認為他是溫和理性的,那麼為什麼泛民沒可能成為最後的兩到三名候選人?如果在競爭階段泛民候選人的民意支持度最高,中央也很難完全不顧。
您有具體想法怎麼推進嗎?
還沒有,急也急不來。現在很難,拿任何方案出來都很難令各方願意討論。我們要等各方情緒平復了。佔中之後、明年二三月投票決定之前,我們還有時間。我寄望於大家平復下來,在人大決定的框架內,我們還有哪些議題是中央認為可以討論、泛民認為值得討論的。我這個設想,我也不知道中央和泛民能不能接受,只能說,從邏輯來說,這樣的安排你不能說它是退步,我有足夠理據認為它可以是進步的。
李飛說二零一七定框架,往後都以這框架為準,那還有改進空間嗎?
這是另外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但是難度更高。最近我也注意到,梁振英說這個不是終極方案,那還能不能改變?畢竟在《基本法》裏面,我們不能弄出一個方案是違反《基本法》。《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就是,第一廣泛代表性,沒有說一定要一千兩百人,這本身就有廣闊空間。第二就是民主程序提名,也沒有具體說明。人大常委當然有權力解釋基本法,現在人大的解釋就是廣泛代表性是按選舉委員會組成,民主程序是過半數。要是我們成功實踐了這個方案一屆乃至兩屆,中央覺得,風險很低,沒有出現要跟中央對抗的人,那中央也可能做出調整。如果我們現在通過這個方案,走出這一步,或許就是打開了新的門。大家心裏也有數,拉倒對誰都沒好處,香港會面臨很困難的局面。
您會投票通過這個方案?
香港二零一七年能普選特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通過,香港會面臨很大的危機。如果到時只差我一票,我一定會投票令它通過。但是立法會有個政治傳統,就是主席不投票,那麼我違反了,到時一定會辭職。
您會參與二零一七特首選舉嗎?
我不會。我有足夠自知之明,長處是知道的,但也很清楚我的弱點。我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我不能當好一個行政長官。學習我是有把握,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學會我不會的事情。但現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歲月不饒人,二零一七年的時候我足足七十歲,一天也不少。重新再學一些我不懂的事不行了,如果我年輕十年的話,可能會考慮。
20140928_1
20140928_2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