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 《大公報》
新一屆立法會會期即將開鑼,要數過去一屆立法會最大爭議的事件非「拉布」莫屬。角逐連任立法會主席的曾鈺成接受專訪時表示,沒有空間作出永不「剪布」的承諾,否則建制派或選民都會不放過他。不過,他當主席有三大原則,就是要嚴格遵守議事規則;保障議員在議會有足夠的發言權利,維護少數人的聲音;確保議會有效運作,並在以上兩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本報記者宋佩瑜
建制派正研究修改議事規則,防止反對派再玩「拉布」,拖延議會正常開會程序。曾鈺成表示,若給他再做一次決定,他同樣會以《議事規則》第九十二條作出「剪布」。就應否限制議員的發言次數?他認為不能完全不限制,但《議事規則》第三十八條明文容許議員多次發言,沒設上限,所以這裡是存在漏洞的, 「如果議員可在委員會討論階段發言多過一次,這樣是否等於無限次?我認為唔係……《議事規則》無話唔得,但議員無理由長篇大論斬件N 次,然後每次發言十五分鐘……」
難防激進議員「搞事」
不過,曾鈺成沒有正面回應如何限制,認為就算不修改議事規則,都需要作出澄清。另一邊廂,他認為,《議事規則》同樣可以限制主席,例如若主席終止辯論,要經過議員動議、大會表決等程序。
除了應對議員「拉布」,主席亦要處理激進派議員的「搞事」行為。曾鈺成表示,上屆破紀錄收過十多封政務司司長對個別議員行為的投訴信,但他坦言很難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除非有理由相信議員在某次會議作出極不檢點的行為,違反議事規則,可拒絕對方參加會議。
「如果行政長官來立法會,議員承諾咗唔會違反議事規則,我畀佢入議會,但佢違反的話,我下次就有多一個理由唔畀佢入,所以當中有一定的制衡作用。」他又說,如果主席作出裁決時濫用權力,就要承受政治後果。
對於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將挑戰他競選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說,就算有沒有人挑戰他,他都要面對所有議員,他亦會聆聽反對派的意見,因為大家都要合作,一同維護議會的尊嚴。
冀黨派減少對立挽議會形象
立法會形象下跌,曾鈺成表示,無意推卸責任,但一眾議員也有責任。除了議員「掟嘢」影響立法會形象之外,各黨派之間的對立也影響公眾對議員的印象。若要改善現有局面,各黨派應該有一致的目標,一同維護議會的形象。
上屆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曾說,立法會形象弄至今日的田地,立法會主席難辭其咎。曾鈺成認同詹培忠的說話,他無意推卸責任,但能否提升立法會形象也要靠一眾議員。
曾鈺成說,議會的組成是市民選出來的,社會上有人贊成「拉布」,亦有人反對,很難定義多數或少數,所以作為主席要得適當平衡。他希望各黨派要有一致的目標,一同維護議會的形象, 「議會形象低唔單止係(議員)『掟嘢』,而係當一派議員經常話另一派議員係『擦鞋仔』、奴才、出賣港人;另一派議員又經常話另一派議員利益輸送、『搞嘢』、浪費公帑、不顧民生,市民就會『收晒』……」
那麼如何超越對立?曾鈺成表示,未當主席之前,他作為民建聯的重炮手,在心態上是要思考如何壓倒反對派,但當上主席後,他與各黨派的溝通反而較過去更順暢,「我會多了解各黨派的訴求,聽佢哋意見,就算與反對派議員都有計傾。」
面對激進派勢力抬頭,議席和所得票數上升,曾鈺成說,長遠對議會格局仍然是樂觀的,不擔心議會出現兩極化, 「因為當衰到某一點,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時候,大家就會醒覺,因為知道無出路,會物極必反……」
曾鈺成又認為,未來議會不只是功能界別和直選議員之爭,而在選舉中,高投票率亦不代表一定對建制派不利, 「因為有市民同我反映頂嗰班人(激進反對派)唔順,亦有市民擔心政府弱勢,如果反對力量太強仲慘,到時政府會咩都做唔到,咩都企硬會好大鑊。」
籲以妥協的心迎普選
香港正逐步邁向普選,曾鈺成表示,新一屆立法會很快就要討論普選進程議題,各黨派在討論初期,堅持自己鮮明的立場無可厚非,但去到某個階段就要學識妥協。
他對於如何得出一個妥協方案感到擔憂,但亦並非特別悲觀,他希望各方抱務實的態度討論普選問題。
曾鈺成說,香港未來要解決很多政治、經濟和民生問題,如果各黨派只是抱緊自己的立場,完全沒有妥協空間,矛盾只會愈來愈尖銳。
就政改問題上,民主黨當初支持政改方案,就背負了罪名, 「所以能唔能夠得出妥協方案,都幾令人擔心,但如果原地踏步,即係二○一七年無普選,香港人等咗咁耐就會好失望。」
問及民主黨應否妥協時,曾鈺成認為,在未有方案前分析是言之過早,但他不會太悲觀,希望各方能夠抱務實的態度討論,而立法會在普選議題上,正正扮演關鍵的角色。
欲辦政治行政學院培訓人才
談及民建聯未來發展,曾鈺成斬釘截鐵的說,人才決定勝負,希望民建聯日後能夠派人參選特首, 「唔係完全無可能。」另外,如果時光倒流,他最希望鼓勵有心人開辦「政治行政學院」,以較高層次為香港培訓政治人才。
曾鈺成說,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社會,不乏高級知識分子,可以吸引一流的政治學者來港,培訓政治人才。
不過,他認為,由政府牽頭開辦「政治行政學院」的話,可能欠缺獨立性,若由政黨搞又欠缺資源,所以有一定難度,但有關構思不能再拖。
對於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落選後的去向,曾鈺成贊成對方到外國進修,因為若加入政府又會被人批評, 「好似葉劉淑儀咁,佢去咗外國讀書,有國際視野,又有網絡,之後返香港可以有好多途徑(服務香港)。」不過,劉江華亦要考慮自己仍然是區議員的身份,亦要顧及家人。
CY需時贏取民心
新政府上場後施政舉步維艱,香港應如何走下去?曾鈺成認為,香港已經過了一段很長的蜜月期,不能再獨沽一味單靠金融振興經濟,政府必須要有遠見。政府亦要盡快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否則問題遲早會「大爆發」。
曾鈺成指,香港早年「食正」內地經濟起飛的機遇,加上金融發展蓬勃,所以仍能維持一定優勢,但若外圍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導致經濟不穩。他又認為,香港無論在亞洲四小龍或內地一些城市,在發展上已被迎頭追上,若香港只顧「炒地皮」,是相當不健康,所以政府必須要有遠見,為香港想出良策。
面對社會民怨加劇,曾鈺成認為是源於貧富懸殊問題。他指出,現時香港的堅尼系數與非洲、南美等國家相若,反映財富分配極不平均。另外,公共開支相對一些民主國家亦較低, 「年輕人對社會不滿,自然加入社民連、人民力量,如果政府唔解決呢社會矛盾問題,始終有一天會『大爆發』。」不過,他認為,行政長官梁振英仍要一些時間贏取香港人的信心。
另外,香港與內地融合的趨勢難以逆轉,曾鈺成指,政府在推行公共政策時無可避免涉及內地因素,過去兩地政府交往甚密,但立法會與內地卻斷絕關係,議員到內地考察也有不少限制,他希望將來這種關係有所突破,作為主席會盡力反映有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