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名人教英文

一字兩讀

2009年12月7日《明報》 名人教英文

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價,英文報章報道:“The operator of Tate’s Cairn Tunnel is applying to increase the toll at an average 5.9 percent for all vehicles.  The increase would mean cars and taxis pay HK$15 per trip.”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有increase這個字,但它在第一句裡是動詞,第二句裡是名詞。兩個用法有不同的讀音:動詞讀[ɪnˈkriːs],第二音節重讀;名詞則讀[ˈɪn.kriːs],重讀在第一音節。

同樣,increase的相反詞decrease,用作動詞時讀[dɪˈkriːs],名詞讀[ˈdɪː.kriːs]。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本年第二季香港本地居民生產總值統計數字:“Hong Kong’s GNP decreased by 3.7% in real terms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9 over a year earlier,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decrease of 3.8% recorded for GDP in the same quarter.(斜體為我所加)”二○○九年第二季的GNP(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和GDP(本地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3.7%和3.8%,為避免文字重複,上面那句話裡decrease一字前後分別用作動詞和名詞,兩者有不同的讀音。

相似的例子有解作進口的import(動詞 [ɪmˈpɔːt],名詞 [ˈɪm.pɔːt])和出口export (動詞 [ɪkˈspɔːt],名詞 [ˈek.spɔːt])。還有conduct,contract,subject,object,rebel,refuse,rebound,recoil,reject,remit等字,重讀音節都是用作動詞時在第二音節,用作名詞時在第一音節(其中有的動詞和名詞的含義未必相同)。

事實上,雙音節的名詞,許多都是前面的音節重讀;而雙音節的動詞,許多都是重音節在後面。不過,這“規律”並不可靠。例如,report和support不論用作名詞或動詞,都是第二音節重讀。而contact和comfort,名詞和動詞都是第一音節重讀。

上述的rebel和refuse等字作為名詞和動詞時,重讀分別在第一和第二音節;但同是以re- 起首的return,reform,redress和research,作為名詞和動詞時都是第二音節重讀,雖然research的名詞也可以第一音節重讀。另一方面,retail和relay作為名詞和動詞都是第一音節重讀,雖然relay作動詞也可以讀 [rɪˈleɪ]。英國人把address的重讀音放在第二音節,不管用作名詞或動詞;美國人則把名詞讀做 [ˈæd.res],重讀音放在第一音節。

2009120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