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雙龍會

政綱可以人人叫好嗎?

2007年2月1日《星島日報》雙龍會

多數公共政策,對社會上各階層、各方面的權利和責任都會有不同的影響,因而在得到一部分市民支持的同時,往往會遭到另一部分市民的反對。例如勞工界要求立法規定最低工資,工商界反對;工商界要求放寬輸入外地勞工,勞工界反對。有的政策,例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家禽集中屠宰、對某類商品加強規管等,社會大眾普遍支持,但受影響的行業仍會強烈反對。

還有一些「派糖」式的公共政策,例如減稅減費,或者增加政府對醫療、教育、文娛康樂等公共服務的開支,孤立地看,似乎只會有人受惠,不會有人吃虧;但從全局來看,政府可動用的資源並非無限,對某方面慷慨了,便意味要對其他方面吝嗇,所以縱使「派糖」贏得一時的掌聲,一旦資源耗盡,無可再派,或者有人覺得自己派得的「糖」比別人少時,社會上的矛盾和不滿便更強烈。

白票抗議 效果成疑問

這顯淺的道理說明,在公眾選舉裏,候選人提出的競選政綱,不可能每一項都得到社會上各階層、各方面一致支持的;一份要令人人叫好的政綱,極可能是根本沒法實行的。事實上,在一般選舉裏,候選人都知道哪些選民是自己的主要爭取對象,並針對這部分選民的訴求去擬訂政綱。即使是「跨階層」的政綱,也不可能真的做到「不偏不倚」,皆大歡喜。

我們的行政長官選舉也不能例外。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由來自社會各階層、各方面的人士組成。這個設計的目的,是要令候選人兼顧社會上各階層、各方面的訴求和意見,並且令公眾看到,由選委會選出的行政長官人選,是得到各階層、各方面的支持的。但正因為選委會的成員包括了工商界、專業和勞工代表,包括了左、中、右各方人士,候選人提出的政綱,便不可能令選委會每一個成員都感到滿意。

這次行政長官選舉,人們都認定曾蔭權會成功連任,他今天的政綱,很可能成為來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綱領。所以,人們自然對曾蔭權政綱的內容特別關注。可以想見,選委會裏屬於不同階層的成員,對他的政綱會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可能互相矛盾,不論曾蔭權怎樣取決,總有一些人會不高興。

本來,即使對曾蔭權政綱的部分內容不滿,也不應影響個別選委對他的支持。給曾蔭權投支持票,只表示認為他比別的候選人更適合當下一任行政長官,不等於完全認同他政綱的所有內容。然而,由於候選人實力懸殊,人們相信曾蔭權必然當選,有的選委於是便認為可以用「白票」來表示他們對曾蔭權的意見,讓曾蔭權知道,雖然他當選,但有一部分選委對他的政綱是不盡同意的;「白票」就是抗議票。

不過,這種抗議票能否達到投票者的目的,很成疑問。選舉既採用無記名投票,便沒法肯定投抗議票的是誰,也就沒法知道抗議的是甚麼。譬如曾蔭權對最低工資政策有一套說法;如果出現了一堆抗議票,那是工商界選委抗議他干預市場,還是勞工界選委抗議他做的不夠徹底呢,人們不得而知。

如果「白票」多了,一則會令人認為當選者得不到廣泛的支持,增加了下屆政府施政的難度;二則會引起「誰投了白票?」的種種猜測,在支持者當中造成矛盾和混亂。這可能並非投「白票」者的最原意,卻是反對派高興見到的。
20070201_S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