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雙龍會

建制派怎參與選戰?

2007年1月25日《星島日報》雙龍會

即將進行的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不論「梁營」抑或「曾營」,都不會把競選活動局限於只面向選舉委員會的八百名委員,而是要面向公眾,以得到最廣大市民的支持為競爭目標。這是一場「類普選」的一對一選戰。

這場選戰,梁家傑在打,公民黨在打,幾乎整個「泛民主派」陣營(除了少數堅決反對、抵制「小圈子選舉」的極端分子)都會參與。當然,這也是曾蔭權要打的選戰。那末,親建制陣營裏的各黨派,在這場選戰裏有甚麼角色呢?

以民建聯為例。民建聯在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裏的一百多名委員,對支持曾蔭權連任,大體上已有共識。民建聯可以純粹以選民的角色參與選舉:讓選委們提名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出席候選人的諮詢會和選舉論壇,向候選人提出質詢,最後投票。如此而已,即是民建聯不參與這場選戰。

民建聯也可以對曾蔭權的競選工程給予若干支援,例如派出義工助選,協助組織社區活動,協助派發競選刊物等。這是有限度地參與選戰。

但是,民建聯也可以全方位參與這場選戰,把它當作自己的選戰一樣去打:誓師大會、落區「洗樓」、出宣傳車、街頭廣播、造勢大會……所有選舉活動,與曾蔭權競選辦公室一起策劃、組織、動員、主持、參與。助選人員既佩戴候選人曾蔭權的標誌,同時穿着民建聯的衣飾。這樣,市民在街上不止見到公民黨的成員派發梁家傑的競選刊物,也看到民建聯的義工派發曾蔭權的宣傳單張。

民建聯對選戰參與到甚麼程度,是不參與、有限度參與還是全方位參與,當然不能一廂情願;主導的是曾蔭權競選辦公室,要看「曾選辦」如何部署。「曾選辦」會認為曾蔭權在選戰中應與各「友好政黨」保持清晰的距離,要的只是這些友好手上的提名表和選票嗎?抑或需要民建聯等黨派對選舉活動作有限度的支援,又抑或相信要與支持的黨派有全方位合作?

或許有人會說,曾蔭權不應、也不會「一邊倒」,與個別黨派捆綁起來。他去年一提出「親疏有別」,便立即受到猛烈批評,有評論甚至認為這是令他民望下跌的主要原因。如果曾蔭權在競選活動中肆無忌憚地與民建聯或者其他個別政黨站在一起,不是要遭到更大非議嗎?

然而,作為行政長官的曾蔭權與立法會裏各黨派關係的一般標準,並不能套用到行政長官選舉期間候選人與各黨派之間的關係。在選舉中,候選人與各黨派的關係,不能不「一邊倒」。梁家傑會對公民黨、民主黨和民建聯「一視同仁」嗎?他能不「一邊倒」地依靠公民黨、民主黨嗎?同樣,曾蔭權不可能向公民黨和民主黨,或者「泛民」的其他大多數成員,尋求對他連任的支持,更不要說在選戰中旗幟鮮明地站在他的一方。

即使曾蔭權在選舉中與民建聯(或者自由黨、泛聯盟)「捆綁」,也不等於他在成功連任後便不能跟其他黨派合作。選舉時政黨互相對抗,選舉後爭取跨黨合作,這是較成熟的民主政治的一般規律。民建聯等幾個「建制派」政黨一天未能掌握立法會裏的多數議席,行政當局便不可能一邊倒地只依靠他們,這是政治現實。曾蔭權成功連任後,自會研究如何跟立法會裏各黨派,包括反對黨派,建立建設性的合作關係。

所以,要是民建聯真的全方位參與行政長官選戰,支持曾蔭權,並不是為要換取曾蔭權連任後向民建聯「一邊倒」:這完全不切實際。民建聯從全方位參與中獲得的最大利益,是通過選舉活動,與市民維持緊密的接觸,凝聚支持力量,鍛煉選舉工具,為打好接下來的區議會、立法會選戰作準備。

20070125_S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