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雙龍會

泛民不能提供真正選擇

2006年4月20日《星島日報》雙龍會

新一屆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將於本年底產生。傳媒近日紛紛報道,「泛民主派」改變了過去「杯葛小圈子選舉」的態度,高調表示要積極參與這次選委會選舉。據說民主黨和公民黨已決定組成聯合陣綫,並正醞釀擬訂參選的聯合政綱。

不過,「泛民」參加選委會選舉,似乎仍未對參選目標和策略取得共識。有「民主派消息人士」對傳媒說,「民主派」大舉出擊,是希望能提名他們支持的候選人,因此「將無可避免地擺明車馬反對曾蔭權連任」。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卻說,「民主派」不會高舉「反對曾蔭權連任」的旗幟;「如果曾蔭權支持二○一二普選,我們也會支持他連任。」另有一個可能反映「泛民」主流意見的說法,是先爭取在選委會中贏得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所需要的最少一百個席位,然後再決定是否派人參選行政長官;據說這叫做「進可攻,退可守」,實際上即是「見一步,走一步」。

在選委會的競選活動中,候選人拉票時,必然要回答選民這個問題:「如果你當選為選委會委員,你會選誰當下一任行政長官?」毫無疑問,最有效的拉票辦法,是候選人清楚地說出自己支持的下任行政長官人選,而這人選又得到選民們的支持。如果候選人說不出一個實在的名字,選民不知道把他選進了選委會,等於支持了誰當行政長官,那末投他「神聖一票」的意願便要大打折扣。「泛民」的候選人如果只拿着一個包括「二○一二普選」的「聯合政綱」,作為支持任何人當行政長官的條件,對大部分選委會選民的吸引力便十分有限,因為選民們根本不知道,是否會有他們滿意的人選,願意接過「泛民」的政綱出來競選行政長官。

再進一步說,一般選民都會支持自己認為有機會勝出的人;明知沒有機會勝出而仍願意投予「同情票」的只屬少數。反對派「先爭取足夠提名票,再研究派誰參選行政長官」的態度,顯得對行政長官選舉毫無勝算。選民明知把票投給反對派,最多是造就他們明年推個人出來陪跑。願意這樣投票的人不是沒有,但也不會多。

所以,本來「泛民」爭奪選委會席位的最佳策略,是及早推出一個他們支持的、真正有機會問鼎下一任行政長官的人物,呼籲選民支持「泛民」進人選委會,選出某人任行政長官。這位「某人」,更應該在選委會的選舉裏為「泛民」的候選人拉票:「請支持我當下任行政長官,投泛民候選人一票!」「泛民」可以找到這樣一個人物嗎?

許多人都會首先想到陳方安生。但報道說,陳太派人向「泛民」傳話,要他們先「搵夠票」,她才再作考慮。「搵夠票」,指的是取得一百張提名票,還是足夠令她最後勝出的票(即最少要四百票),沒有說清楚。那麼,「泛民」拉票的時候,到底要說「爭取提名陳方安生為行政長官候選人」,抑或可以說「爭取選舉陳方安生為下一任行政長官」?還是根本連她的名字也不能提呢?

報道又說,有「民主派人士」認為「余若薇是最佳後備」,並且說「余若薇亦不想選,但公民黨既稱自己為『執政黨』,不參與特首選舉,根本說不過去」。既是「後備」,又是「不想選」;即使真的上馬,帶着這種心態,可以爭取到多少支持呢?

陳、余以外,「泛民」陣營裏似乎再沒有比較像樣的人選了。他們說:「選舉要有競爭」,「要讓市民有選擇」。然而人們要問:以他們現在的狀況,即使讓他們拿夠了提名票,他們可以給市民提供真正的選擇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